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八十三章 朱棣的不满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姓,应当以仁德为重。”

    “呵。”

    朱棣气笑了。

    扶着案几,满脸的古怪。

    好久没有人敢当着他的面这么和他说话。

    记忆中还是刚赴任藩地的时候,许多年来,随着他的战功赫赫,已经没人敢教导他了。

    能教导他的人,在应天府。

    “老大。”王妃轻轻的提醒儿子,不要继续在和父亲顶嘴。

    “在儿子看来,人性要从超凡的角度来看待,如果只看到人性的恶,那在他的眼里,人性必定就是恶的。”

    “可如果看到的是人性的善,则他的眼里,人性必定是善的。”

    “遇到了善的事,他就看到的是人性的善,遇到了恶的事,看到的就是人性的恶。”

    朱高炽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成熟些。

    良久。

    朱棣缓缓道,“那你怎么看呢。”

    “儿子不喜欢从单独的事件,来分析人性的好坏。在儿子看来,人在不同的阶段,他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人以食为天。”

    “温饱是人们的基本需求,所以历朝历代以解决温饱为国家大事,万不可动摇。”

    “我大明有穷人,也有富人,更多的是辛勤劳动后,能糊口的百姓们。”

    “在温饱之上,还有精神的需求。”

    “按照对人性恶的说法,就是饱暖思淫欲。”

    一旁的王妃啐了一口,扭过头不再看儿子,只觉得儿子越来越不成体统,他老子是该教训他一番。

    朱棣没有反应,可他沉静的表现,说明他在认真的沉思。

    “而儿子看来,这不过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不应该以恶意来评价这种行为,因为这是人的正常生理需求。”

    “在解决了这个需求后,还会有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需求,于是有了往年交,忘形交,君子交,莫逆交,刎刭交,贫贱交……”

    “在人和人的交往上,又会诞生认知的需求。”

    ……

    和朱棣争辩一万两银子该不该给工匠,越是争辩的结果,越是容易输。

    史书之所以有某某君主被谁说服,改变了心意,正是因为发生的少,才值得被记载。

    朱高炽不会和朱棣在此事上纠缠。

    真正解决问题的方式,是让他知道,他的长子思想境界很深奥,并不是他所想的浅薄。

    有了这个认知,朱棣才不会继续纠结事物的对错。

    事情的对错,每个人的认知不同,看法不一样,朱棣绝对和自己不再一个思维维度。

    例如对工业阶级的精神需求。

    本章完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