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元璋的不适应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br>     李道信上前大喝。

    两帮打架的孩子,见到李道信的凶样子,还有一连几个大人,两帮孩子不敢再闹,一窝蜂的跑了。

    离开了巷子,李道信露出苦笑。

    一帮混小子。

    朱元璋没有生气,嘴角反而翘起,想起了他自己的童年。

    那时候家里多的苦,每日饿的睡不着,可只要玩闹起来,就忘记了一切。

    淳化关已经不再检查过往人流,除了京城,周边的城池都取消了入城的检查,除非是施行戒严的时候。

    北平行省进行试点,京城也进行试点。

    一南一北两个试点。

    但是京城有五城兵马司,五城兵马司保留了下来,成为暴力支援机构,毕竟是京城,需要一支额外的治安力量。

    回到了京城,朱元璋见到了穿着制式黑色公服的巡检丁差。

    腰里的武装带固定了短铳,手里还有短棍,带着公帽巡逻街道,巡检丁差每日都要分片区,分路段日常巡逻。

    戴着竹哨的项链,遇到紧急情况,就会吹响竹哨,发出尖锐的刺耳声,传出老远。

    巡检丁差是从军队退下来的退伍人员,通过选拔和考核,加入各城区的巡检司。

    比起原来的兵丁和差人,巡检丁差的素质更高,专业度也更高,权力划分的很明细。

    总之。

    养了越来越多的财政人员。

    朱元璋心里有些担忧。

    他老是觉得如今的大明,朝廷开支越来越大了,隐隐认为岂不是增加了百姓的负担么。

    本质上。

    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仍然保留在朱元璋的内心。

    在传统的社会,资源是很昂贵的,需要提倡节省,百姓们也没有余力去担负。

    一口铁锅传三代,已经说明了农业社会的风气。

    农业社会比游牧社会生产力更高。

    至少农业社会有铁锅,而游牧社会没有铁锅。

    但是比起工业社会。

    农业社会的有,不如工业社会的广,正如土地生产力有上限,而工业无上限。

    投入工业的人口越多,生产的上限越多,只是需要农业来支撑工业人口。

    宋朝是历史非农人口最高的朝代,可见宋朝的富裕,当然,这是相比较同时期而言。

    如果非要用使用话术。

    那么后世美国人说美国伟大,又跟美国的穷人与流浪汉有什么关系呢,为何美国的穷人和流浪汉,要为他们的舰队自豪呢。

    分不清内与外是不同的矛盾的人,把内外矛盾混为一谈,要么是无知,要么是居心叵测。

    比如隋朝。

    哪怕隋朝如何只顾大事不顾百姓,但是当隋朝灭亡后,国力在那里,解决了内部矛盾后,立马迎来了盛世。

    因为有。

    而清朝。

    哪怕清朝灭亡了,仍然被外部分割和割取,最后哪怕有无数的先民努力奋斗,更有几代人的付出,但是后世一直在追赶。

    因为没有。

    所以充满内部矛盾,但是在对外部的探取上,内部是没有矛盾的,在这方面是一致的利益。

    因为当哪天解决了内部矛盾,只要有,立马就能脱胎换骨。

    可要是没有。

    就算解决了内部矛盾,依然矛盾重重。

    后世有人说宋朝不如辽金生产力高,但是宋朝出版的书籍,是辽夏金元之和的三倍。

    加上夏和元朝都如此悬殊,那么如果去掉元朝,辽金夏更不值一提了。

    书籍代表了文化。

    文化能预示文明,文明就是生产力。

    朱元璋很担心。

    他一直致力于消灭内部矛盾。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