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四百九十六章 皇太孙殿下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r>     朱高炽有自知之明。

    欺软怕硬。

    他就是这样的人,也准备一直这么做下去。

    谁软就欺负谁。

    谁硬气就拉拢谁加入。

    那些软弱者要么继续软下去,要么硬气起来,否则就乖乖的被他统治即可。

    朱高炽要和硬气者一起打造一个盛世大明。

    也只有硬气者们。

    他们才能保证完美的制度真正的落实下去,敢于对社会的阴暗面做斗争。

    那么完美的制度就不会被掏空,最后流于形式,成为空洞的口号而已。

    硬气者才是民族的未来。

    历朝历代都有许多良好的制度,最后却没有用。

    为什么。

    因为要靠人来执行啊。

    就像英国从法国引进的专利法,从最开始的没人在乎,权贵们照旧抢夺工匠的发明。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工匠主动保护自己的权益,开始与权贵们斗争。

    工匠们发起的官司越来越多,早期有诸多的斗争失败,可大量硬气者前仆后继的奋斗下,终于赢得了胜利。

    必然。

    有些人等着别人去奋斗,他们等着坐享其成。

    那么这个社会这种人越多,这个社会也就越无可救药,正是辫子精神。

    朱高炽很乖顺。

    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而形势变了。

    至少在皇城里,朱元璋是强者,也绝对是硬气的人,一个碗当上皇帝,硬气的不能再硬气。

    “那些话都是因为关心父王,所以孙儿才口不择言,皇爷爷原谅孙儿吧。”

    朱元璋愣了愣。

    有些不知道说什么了。

    自己都做好晚年凄凉的准备了,毕竟那番气度的人,必定是杀伐果断的豪杰。

    朱元璋喉咙动了动,最后看向了朱棣。

    朱棣不好意思的露出笑容。

    没办法。

    这是他儿子不是么。

    “老大从小就是这样憨厚。”朱棣小声的说道。

    朱元璋忍不住问道:“那他怎么敢在北平做许多事?”

    “因为父皇。”

    “关咱什么事情?”

    “父皇如何对待的大哥,咱就如何对待的老大,老大想要做事,咱是他亲老子,自然极力支持他。”

    朱元璋想起了朱标。

    又想起了前往广州番禺的朱允炆。

    “你也不错。”

    朱元璋向朱棣露出了笑容。

    朱棣差点眼睛湿润起来,父亲的一句话,让他触不及防。

    第一次。

    他觉得享受到了当初,父皇对大哥的关爱。

    朱元璋没有再理会朱棣,严厉的看向朱高炽。

    “你还是要多读书。”

    “读书不光让眼界开拓,还能养自身气度。”朱元璋吩咐道。

    朱高炽傻眼了。

    读书当然是好事。

    但是读书累啊。

    进入了社会的人,哪怕嘴上再说要捡起书本,如何想要重回学堂,可真正能做到的才几个人呢。

    读书可比工作要辛苦多了。

    合着闹了这么久,自己好不容易进京,原来是为了读书。

    所以就是为了大老远从北平跑到南京读书。

    朱高炽求助的看向朱棣。

    朱棣大笑。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