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四百六十三章 朱棣哄着朱元璋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大桥的建设计划。

    他这些时日聊得来的“好朋友”们,纷纷向他告别了一番,各自收拾行李去了湖广行省。

    根据这些好朋友的说法,他们这些技术骨干人员,要去支援湖广。

    既然在应天府没有“超级工程”,他们留在这里也就失去了作用,反倒是湖广那边才可以发挥他们的才能。

    “都是宝贝啊,就这么调走了。”朱元璋很不舍。

    “父皇出门次数太多了。”

    朱棣忍不住提醒。

    “你儿子造我反,你又继承了我留给你的家业,你们父子翅膀硬了,现在嫌弃咱这老头子了是不。”

    朱元璋大骂。

    本来心里就有火,一下子被朱棣勾了出来。

    朱棣被骂懵了,这是什么话。

    “儿子如何敢有此心思,天地不容也。”朱棣连忙起身宽慰。

    “反正你们父子齐心,咱老头子是外人。”

    “禁军派去了北平,你们北平的新军要来京城,以后哪里还有咱的容身之地。”

    “咱也不强求,你们父子到时候给咱一块养老的田地,咱也不碍你们父子的眼。”

    朱元璋越骂越过瘾,心里越来越痛快。

    以前舍不得骂长子。

    想不到骂儿子原来是这么爽。

    殿内的太监们犹如木头人一样的,实在忍不住了就低下头,嘴角控制不住的弧起。

    “父皇,儿子如何是这样的畜牲。”朱棣跑到朱元璋身边跪下。

    “都是炽儿的不好,说好在应天府修建铁道大桥的,说改了主意就改了主意。”

    “咱把他叫来京城,您老人家用鞭子抽他,好好出出气。”

    朱棣哄着朱元璋。

    两父子朝夕相处年余,朱棣本就崇拜朱元璋,更不是禽兽不如的人,哪里不知道朱元璋为何生气。

    说起来也怪。

    如今在政事上,父皇越来越放手,甚至已经不再检查自己批复的奏疏。

    看来父皇是对自己的才能满意起来,不再担忧自己治理国家的才能。

    但是朱棣也很担忧父皇。

    父皇的脾气越来越古怪了,有时候跟小孩一样的不讲道理。

    “禁军去整编为新军,是父皇同意的,如果父皇改了主意,儿子这就通知北平取消这项军令。”

    朱棣诚恳的说道。

    朱元璋听后反而恢复安静,平静道:“军国大事,如何能说改就改,且禁军改变为新军,本是咱要求的。”

    “父皇最近看起来有些闷闷不乐,儿子也不知道如何宽解,儿子真愚钝。”

    朱棣一脸的关心。

    “今日有件喜讯告诉父皇,今年的夏税已经统筹了出来,虽然秋税要在明年二月才有实数,但是儿子估摸,今年的税收已然可以高达三千余万石。”

    三千余万石粮食的税收,朱棣很高兴。

    “咱早就下旨,每年不许超过两千七百余万石的税收,如何收到了三千余万石?”

    朱元璋不但没有高兴,反而更生气了。

    和后世的观念不一样,朱元璋有点小农思想。

    现在的大明,继承唐朝开始的两税制度,每年从地方上收上来的夏秋两税,在前些年达到两千七百万石的时候,整个大明的官府和军队已经用不完了。

    所以朱元璋下旨,以后就按照整个数字来收。

    如何减轻民力,是朱元璋做了一辈子的事。

    从军队的建设,以卫所为主,减轻百姓负担的宗旨,到如今定下税收的上限,都可以看出朱元璋对百姓们的心意。

    但是朱元璋忘记了一点。

    人口是会繁衍的,人口的繁衍,也会开拓出更多的田亩。

    终明一朝,因为这个祖制导致的收税体系,每代的两-->>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