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四百二十七章 朱元璋要杀人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棣迟疑。

    父皇要杀谁。

    ……

    朱元璋的旨意,突然下旨要求燕世子来京城。

    “这很奇怪呀。”

    “燕世子怎么可能来京城,如此岂不是自损颜面。”

    “除非圣人和燕世子有私下达成的默契。”

    “你是说?”

    “圣人有易储之心啊。”

    “哐当。”

    那人的筷子掉落地面。

    事情就怕人揣摩,天下聪明人太多了,这么多聪明人揣摩一件事,猜来猜去的,总有猜到真的。

    真真假假,谁也无法确认。

    但是应天府的确有了谣言,其中也有圣人的易储之心。

    应天府各种离奇的小道消息,还有塞外的捷报,整个朝堂都慌乱了,更慌乱的是皇太孙一系。

    “听说圣人有易储之心啊。”

    “会不会想要易储给燕王?”

    “至皇太孙于何地。”

    黄子澄听到了一些议论,在屋中来回的踱步,他不是傻子,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此时的他终于感觉到了不对,越想越脸色苍白。

    郭英的调离。

    几位官员的调离。

    不少外地的文武官员入京。

    应天府禁军的将领,重要的职位全部换了人,要么是圣人当年提拔起来的年轻将领,要么是圣人的养子。

    朱元璋布局能力很强。

    不光在文官阶层打造了老中青阶梯,同样在武官阶层打造了老中青阶梯。

    老一代的凋零了,但是有对朝廷忠心耿耿的郭英,忠厚的耿炳文,其余的中青一代也成长起来。

    平安,吴杰,赵安,盛庸,铁铉,张玉,卢震,马宣,毛遂等等。

    所以朱元璋牢牢的控制局面,没有人可以撼动他的地位和心意,哪怕是皇太孙一系也得按照朱元璋的规划来。

    “齐泰呢?”

    “齐泰的管家说他病了。”家里人出面说道。

    “好你个齐泰。”

    黄子澄破口大骂,他算是看明白了,齐泰早就看破了圣人的计划,可他竟然一点口风也没有透漏。

    黄子澄眯起了眼,露出了凶光。

    这位才能水平不提,但的确也是个“狠人”。

    应天府的禁军指望不上。

    松江府。

    数百艘战船停靠着码头,上万名水兵驻扎此处,正是朝廷编练水军的地方。

    水寨,战船,水兵。

    江淮之富,结合南方之力,编练水军的速度很快。

    李景隆洪武十九年承袭曹国公,多次到湖广,陕西,河南等地练兵,在应天府皇太孙一系的眼中,是根正苗红的勋贵。

    因为此人和北平没有什么交集。

    有名官员找上了李景隆。

    “什么?”

    “你不敢?”

    “这如何使得。”

    “曹国公,天下社稷尽在你手啊,难道你要眼睁睁的看着天下社稷亡吗。”

    “那北平的改制,难道曹国公没有听过。”

    北境在明初还真没有什么大地主。

    但是江淮不同。

    南方的大地主多。

    大地主自己不会种地,需要佃户为他们种地,而北平的工业化把人口吸收走了。

    北平的地主们过得很惨。

    既不能空田,却又招不到佃户。

    田怎么办呢?

    地主们有钱,有些人去做了生意,他们宁-->>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