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四百二十一章 优势在我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那是清朝以前的儒家落后,还是日本的武士道更落后呢?

    总不能日本的武士道比清朝以前的儒家更先进吧。

    日本文化可是学习的唐宋。

    更有明亡后,大量的儒者逃入了日本,带去了明儒学在日本的全面兴盛。

    见仁见智的问题。

    如果用后世的眼光看古代,而不是同比的眼光,得出的结论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从古至今,各个方面,中华都在不停的发展,从种植的粮食种类,到各类技术上和思想以及知识上,都可以看到古人不断的进步。”

    技术司的丰功伟绩。

    朱高炽亲自接见了最近成果优异的技术人员们,在全体技术人员技术大议上,朱高炽讲话。

    “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习先民的精神,永远保持发展和进步,只有不断的学习先民精神,不忘记先民的奋斗,才能成为真正的天朝上国!”

    “先民是我们民族的骄傲,而你们则是后人的骄傲,希望你们再接再厉,继续发扬奋斗精神,为民族创造更多优秀的技术!”

    “哗啦啦。”

    数百位技术人员热烈的鼓掌。

    发展了六年,从北平开始,逐渐到山东,山西,陕西,河南,然后是南方江淮,湖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地,中华重工聘请了大量的工匠。

    靠着自身的优势和体量,大量的匠户来到北平,加入了中华重工。

    乃至发展至今,中华重工七级和以上的匠户,有了高达四百余人的丰盛成果。

    眼前的四百余人,在北平可是有政治特权的,受到法律的保护,哪怕是犯法也不会由地方衙门直接处理,而是由长史府派人全程监督。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对于技术人员的支持和扶持,乃至社会全方面的待遇,将会坚定不移的下去,并且最终定为祖制,万世不变也。”

    朱高炽大声的说道。

    观众席上,数百位技术人员更热烈的鼓掌起来。

    当朱高炽讲完话后,二十位获奖的技术人员上台,由暂代管北平布政司的墨麟登台,由布政使出面颁发奖章。

    这是朱高炽要求的。

    以前是王府出面,以后不光王府出面,三司都要出面,形成官方上固定的风气。

    在战场期,这些来自各地各工厂各司的技术人员,在散会后很快返回。

    工匠是很聪明的群体,只是整体上比较沉默。

    真正接触过工匠群体,会发现这个群体有点大智若愚的智慧,秦汉唐宋明,工匠都是比普通百姓生活要高一些的层次。

    所以他们知道做什么对自己是最有利的,看得要长远些。

    这部分群体声音并不大,但是他们默默的做着更多的事情,这是他们对北平最大的支持。

    例如氨水和农药。

    “第一家真正的化肥厂,设立于天津吧。”

    朱高炽回应道。

    化工是污染型工厂,现在可没有环保设备,天津靠海,更有利于保护环境。

    往大海排污,是世界都在做的事情。

    朱高炽可没有这么高的奉献精神。

    等大明排污个数百年,再向世界主动提倡环保,多么好的理由,让落后国家采取环保的生产方式。

    “有了这家不受限的化肥厂和农药厂,以后田亩的产量不知道会增加多少呀。”

    李友直高兴的笑道。

    氨水的产量来自于焦炭炼制厂,焦炭炼制厂生产中的废水,也就是氨水被收入,最后制作成颗粒化肥。

    虽然焦炭炼制厂的产能增加了许多倍,但是氨水的生产始终受限于此。

    如果要让更多的百姓使用上廉价的化肥,需要有专门的生产提炼技术,突破这个瓶颈。

    对焦炭生产诞生的氨水过程,经过几年的研究,终于有了新的提炼生产技术。

    农药则是历史上明朝的技术-->>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