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四百二十章 北平必败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br>
    除非北平集结大军迅速南下,可北平至今好像没有南下的迹象。

    总之。

    这场老朱家的爷孙争斗,两边的动静颇有些诡异。

    应天府皇宫。

    未来北平的紫荆城,就是仿造的南京皇城。

    皇城很大。

    朱棣在皇城居住,除了朱元璋,以及照顾起居的太监们,谁也不知道朱棣怎么样。

    掌管禁军的郭英奉命入宫。

    郭英比朱元璋小七岁,是当下开国公爵里,仍然活着的两人之一,可见威望和地位。

    郭家也的确门楣甚高。

    二代女是辽王妃,三代女是燕王世子妃,如果国家没有变化,郭家将成为顶级的勋贵之一。

    “圣人。”

    “郭英啊。”

    朱元璋很热情,热情的郭英心里沉甸甸的,悄悄观望了眼旁边露出笑容的燕王。

    两父子笑容满面,郭英却有些笑不出来。

    “去西南吧。”朱元璋拍了拍郭英的肩膀。

    “我听圣人的。”

    郭英没有抗拒。

    “西南重要啊,我大明的教化之路漫漫,需要时间教化那些未开化的部落。”

    朱元璋感叹道。

    朱元璋不是擅杀的人。

    这个是真的。

    他喜欢的是通过教化和物资补助的手段,把边地的部落性子地区,逐渐归入大明国土。

    云南不只是后世的云南。

    后世的缅甸,老挝等地区,都没有形成国家,只不过是生活了许多互相劫掠的部落而已。

    乃至后世,这些国家仍然存在许多的部落,并不是稳定统一的国家。

    而三宣六慰。

    不只是云南南部地区,包括了木邦、缅甸、八百大甸,老挝等地区,许多的部落接受大明的朝贡。

    皆属于大明的势力范围,只是洪武朝还没有改土归流,属于稳定阶段。

    越靠近云南地区的部落,接受教化的程度越深,反之则还保留部落野性,有时候自立有时候又归顺。

    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农业社会,朱元璋的自治手腕才是真正万世不移的。

    哪怕后来经历清朝陷入殖民地时代,那些地区仍牢牢守卫中华西南大门,而不是自立出去,因为大家认为自己是中华人。

    生活在内地的人,当他心里不认为自己是中华人,那他的确不是中华人。

    反之。

    无论他生活在世界上任何的地方,只要他心里认为自己是中华人,那他就是中华人。

    在现在的时期,朱元璋并没有忘记西南。

    沐英死了。

    杨文调离了云南,现在他决定把郭英派过去,为大明守卫西南。

    当下的西南可不是好地方。

    荒芜贫瘠,生活环境恶劣,没有娱乐。

    当年秦王可是连陕西都不愿意去。

    现在去西南,是真正的做奉献,而不是去享受的,因为根本就没有享受的环境。

    郭英觉得自己会老死在云南,不过郭英没有拒绝。

    朱元璋忍不住拉起郭英的手,看着这位当年追随自己的老部下,心中感慨万分。

    郭英离开了。

    接替郭英的是耿炳文。

    当下开国功勋活着的两位另外的一位,比朱元璋小六岁。

    “拜见圣人,拜见燕王。”

    耿炳文接管禁军,在皇宫也拜见了燕王。

    朱元璋没有交代多少,只是让耿炳文好生做事,牢牢守住应天府,不让宵小闹事。

    比起郭英,耿炳文有些憨直。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