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虽然比不上原太子一系,可也是庞然大物。
“可只有圣人心中有易储的想法,这两年里发生的事情才能说得通啊。”
姚广孝越想越是如此。
“燕王被召去了京城,大家第一想法是老秦王之事的印象,认为燕王去应天府必然下场不妙,可大半年下来,燕王没有受到任何的处罚。”
姚广孝越说越觉得肯定,忍不住激动起来。
“哪怕我们这里,如今细想,朝廷至今没有昭告天下,指责我们是反贼啊!”
“嘶!”
众人吸了一口气。
“这……这……”葛诚说不上话来。
会有这么美好的事?听上去像做梦一样的。
可姚广孝说的有些道理啊。
大殿内。
众人神色各异,各个瞠目结舌。
“圣人真要有易储的想法,那岂不是燕王会成为太子?”陈亨忍不住看了眼小王爷。
殿内的气氛微妙了起来。
中华重工当然是朱高炽创办的。
但是一家人哪里分的这么清,没有朱棣的支持,以及朱棣的威望,北平各方面凭什么接受被瓜分权力。
包括大殿内的文武官员,可都是朱棣提拔起来的。
如果朱棣能当太子,可以说绝大多数人都是乐意的,并不愿继续打仗。
葛诚,金忠,姚广孝,房宽,陈亨,徐氏,袁容,郑亨,唐云,丘福,陈贤……乃至朱能。
他们身上都有朱棣的标签。
如果朱棣当了太子,以后就是皇帝,小王爷就是太子,天下还有这么美好的事情。
几代人的荣华富贵都有了保障。
姚广孝的一句话,让严肃的会议变得骚乱起来,人们都急切的商议,有没有这个可能。
朱高炽也忍住思考。
朱元璋到底有没有这份心思。
姚广孝的猜测的确有道理,正如他所言,朱元璋要是有易储的心思,那么这两年的一些事情就讲的通了。
包括这几个月大明发生的事情,也解释了为何自己这么顺风顺水。
可也不对啊。
“辽东之事,可是皇爷爷的出手,还有辽东总兵,大量将领北上接管军事。”
朱高炽怀疑道。
郭家的背叛,朱高炽虽然大度的放过了,但是心里还是不舒服的,总是有根刺。
不过郭家到底在辽东为自己做事,所以朱高炽在大庭广众下,没有明说郭家背叛,而是说的辽东之事。
在场的人也知道朱高炽指的是哪件事。
更有如果朱元璋真的有易储的心思,为何还要做出许多针对北平的事情呢。
应天府的朝廷可是没有消停过,针对北平的事一件接一件。
如果不是应天府朝廷逼迫太甚,又将朱棣召去了京城,朱高炽也不会今年就举兵造反。
实在是内外形势太恶劣,而北平又没有朱棣坐镇。
朱棣的威望是无法忽视的。
他在北平就是定海神针。
当他离开了北平,北平人心就散了,那时候许多人都以为北平就是下一个陕西。
郭家的背叛,朱高炽有八成的肯定,是受到朱棣被押送去京城的事情影响而导致发生的。
“这件事不能乱猜。”房宽皱眉说道。
“圣人做事向来喜欢长远布局,等诸事默默布局完后,则顺势碾压而下,不给人喘气的机会。”
“蓝玉大案就是如此,当圣人发动后,蓝玉一点反击的机会也没有。”
房宽提起蓝玉,众人警惕了起来。
房宽缓缓的说道:“圣人在北平周边的布局,可不像是要易储的样子,如果不是我们的闪电战,以及金州的杀手锏,我们早就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