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就像吐鲁番盆地,在唐朝时的人口,随着适宜时代的消失,哪怕到了后世现代化社会中也没有超过。
要么通过战争降低人口,要么向外输出扩大生存机会,要么来一场消亡大量人口的鼠疫。
为了民族的未来,许多事需要朱高炽这一代来解决,并为后世子孙打下根基,最终安稳渡过小冰河时期,并且屹立于世界之巅。
“现在是最好的时代。”
“国土面积大,而人口却略少,有充分的发展空间,为工业化社会的建成有最大成功的条件。”
“如果现在不打造根基,那么等五十年后,一百年后,土地兼并将不可避免的发生。”
“人口滋长,土地兼并,人均陷入贫困,国力不可避免下滑,又会陷入王朝末世景象。”
“北平发展工业化道路,提升整体国力,向外扩张,扩展民族生存空间的发展道路,只有我才能引导。”
“北平的发展模式,应该也是必须,坚定不移的发展下去,任何阻碍都不能对北平发展模式造成损失。”
众人第一次听到朱高炽的这番言论,窗户纸已经被彻底撕开了。
他们能有资格坐在这里,是经过筛选的,并没有人感到反感,但也有些人内心略微不安。
但他们更知道,燕世子不光有经济之才,更有经世之才。
虽然未来充满了迷茫,但是小王爷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而北平更有这个底气应对一切威胁。
这些人最终选择了王府,也就是选择了世子。
而朱高炽的这番话,给了他们最大的安抚,他们是为了正义。
“布政司的颜钝,可能很快会调走,为了避免日后的麻烦,现在王府要接管北平所有的权利,包括布政司。”
“会不会引起圣人的不满?”
葛诚提醒。
“皇爷爷有没有不满,我是不知道的,但是北平发展到如今的变化,我相信皇爷爷是看得到的。”
“至于皇爷爷是如何想的,我已经猜不透,也不想去猜。”
“因为我们的道路是坚定不移,早已有了完整的规划。”
“接下来的北平,将会继续深化发展,而对于大宁,辽东,陕西,山西四个方向,也将会继续深入掌控下去。”
“大宁的宁王,和辽东的辽王,以及山西的晋王,还有陕西的秦王府,以及陕西行都司的宋将军,都将是我们接下来的阻力。”
“中华重工接下来的阶段,以接管陕西,山西建设开发集团的权力,以拉拢下层文武官员,以及军户为主要方阵,从下至上获得地方实际控制权。”
“至于大宁的宁王,和辽东的辽王,则可以采用比较强硬的态度,以实力压服他们,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归于王府主管。”
随着朱高炽对未来规划做出的计划,犹如在人们眼前展开了巨大的宏图伟业,让在场的人们情不自禁的加重了呼吸。
……
北平行都司。
扩张增卫结束于洪武二十六年,也就是太子死后的一年,也是大明扩张放缓的一年。
此时。
大宁有十七卫,一守御千户所,三护卫。
合计满员兵力有十万人。
大宁是军事地区,当地没有民户,全部是军户,总人口有三十余万,一半靠自给自足,一半靠内地供应。
这也导致北平行都司离不开北平都司的原因。
北平行都司收到军工联合办的公函。
“兹命令。”
“北平行都司以下,实际正丁服役地区的千户和百户武官,全部入北平武官军事学堂学习三个月,以统一武官素质标准。”
房宽看着公函下方军工联合办的印章,内心有些不爽。
这个成立不到三年,原本是一个民间组织的机构,不知道何时起竟然有了这么大的权利。
甚至敢堂而皇之的向都司衙门下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