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三百五十九章 希望之城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人们就认为她厉害了,于是稳婆的名气也就大了。”

    “突然,有人说躺着生才是最好的接生方式,这名稳婆听闻后大怒。”

    “躺着生最好,岂不是她以站着生的方法是不对的。”

    “所以这名稳婆天天去采用躺着生的人家,要是有哪家人发生了意外,她就广而告知。”

    “因为她的名气,人们产生了怀疑,认为站着生更好。”

    “直到有一天,这名稳婆的儿媳妇生孩子,她采用的躺着生,被闯进来的人看见,戳破了这名稳婆的谎言。”

    “当地的人们这才醒悟,躺着生是无数案例总结下来的,哪怕是稳婆自己也知道躺着生最好。”

    “但是稳婆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要反对躺着生。”

    “谎言终归是谎言,隐藏的了一时,瞒不了一世,后来暴怒的乡亲们赶走了无德的稳婆一家人。”

    技术报,社会报,生活报。

    虽然都是报纸,但是发展至今已经有了自己的内核。

    中年人合作的是生活报。

    生活报上的故事多,中年人投递的稿子,很快就获得通过,被发表了出来。

    像中年人这种的有不少。

    他们都在向生活报投稿各种故事。

    有需求就会有创新。

    编故事的能力,在这批人手中越发的熟练。

    故事很直白无逻辑。

    但时代受欢迎,老百姓们看得津津有味,那就是好的故事。

    “爹,学校也有很多先生向报社投稿,可都没有像爹一样,篇篇都能获得通过发表。”

    “学校有位先生,听说一连投了十八篇稿子,全部被拒绝了,气的先生大骂。”

    放学回家的儿子,好奇的问向父亲。

    父亲一脸得意。

    “你这先生写的稿子,要么不是技术类的,要么写的故事太过高深,要么不贴合报社需求。”

    “你看啊,报社最近开通了健康小知识,说明了什么呀?这其中就有报社的需求,只有了解报社的需求,才能对症下药。”

    “否则报社明明要求的是东,你偏偏写西,如果这般,别说十八篇,就是一百八十篇也通不过一篇。”

    儿子恍然大悟。

    “这话你可别传出去。”

    中年人仔细交代。

    但是聪明人太多了,不止中年人自己一个人聪明。

    发现了窍门的人有很多。

    越来越多的好故事,获得了报社的发表。

    比起技术报的枯燥,社会报的无趣,生活报反而办的越来越火,每期的内容变得越来越厚,价格也开始涨了起来,但是销量却远超过了其他两报。

    最后生活报又分了一部出来,成立了一家趣味杂报,五花八门的故事都刊登在杂报上。

    又成立了一家报社。

    说明看报的人越来越多,而看报的人越来越多,又说明人们的口袋里有钱了。

    中秋节到了。

    在前几天。

    用竹条编制的灯笼,在城中卖疯了,摊贩们因为缺货,急的满头是汗。

    他们连忙去乡间,让那些有手艺的民匠抓紧编织。

    乡间的百姓们日夜不停的编织。

    这可是钱啊。

    没有人跟钱过不去。

    就连酒楼制作的精美月饼都售卖一空,大厨们忙不过来,何况民间食铺的月饼。

    人们都在花钱。

    因为他们口袋里有钱,在喜庆的节日中,他们想要过个热闹的节日,一家人阖家欢乐。

    朱高炽要求的为了中秋节的盛宴,各工厂组织放假,除非无法停工的工厂。

    北平城是大杂烩。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