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百八十一章 应天府仿制蒸汽机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br>
    他也是看到江淮最近的变化,才把以前生出的念头,重新生起了希望。

    他需要靠山。

    燕王权势虽大,毕竟只是北平,如果朝廷能支持自己,他就敢冒着得罪燕王的危险,在江淮创造蒸汽机工厂。

    “你只管开,没人敢拦着你。”练子宁给予支持。

    练子宁知道眼前的商人要的是什么。

    商人要的,他给得起,燕王的手,伸不到江淮,敢伸过来,他就敢斩断。

    随着矿场的开设,蒸汽机的需求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从北平采购蒸汽机,许多商人有这个渠道。

    不少的商人已经向北平蒸汽机工厂交了定金,要不多久,北平的蒸汽机会源源不断送到南方,可练子宁不希望如此。

    眼前商人的出现,正好满足了练子宁的需求。

    在后世。

    中国在农业社会停留的时间太久,而进入工业社会的速度太快了,仿佛一下子步入油气时代,在煤炭时代没有逗留。

    在北平,除了用蜂窝煤,还有大量直接使用煤块。

    而在南方,对蜂窝煤的需求要高于北方。

    当然,中国太大了,这种现象并不是统一的,每个地区有每个地区的不同。

    只是柴薪燃料进入煤炭燃料是必然的趋势,城市化人口增长越快,这个趋势越明显。

    而江淮地区使用煤块的记载很早就有了,而江淮地区的城市人口,又超过其余地区。

    所以蜂窝煤作坊的开设速度,在江淮地区很快的蔓延开来,短短的三个月,就开办了十几家。

    应天府的街道上,多了些卖蜂窝煤的商人。

    来自江淮地区的蒸汽机采购订单,吸引了中华重工的注意力,这个变化引起了重视。

    在北平做生意的南方商人有很多,通过这些商人,中华重工对江淮的事物初步掌握。

    这些消息汇集成公文,流通到了朱高炽的桌面。

    练子宁成为工部侍郎,他在应天府联络了许多的商人,支持了徐州煤矿的发展,并且有支持商人仿造蒸汽机的说法。

    在文书中,有人建议禁止向江淮地区销售蒸汽机,这个想法当然被朱高炽拒绝。

    抽水用的蒸汽机,又不是划时代的产物,没什么技术堡垒,阻止不了的。

    本章完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