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四也不行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产煤区在山西是一块,北平是一块,草原是一块,只要控制了这三个地区,就等于控制了全国煤炭业的市场定价权。

    总之。

    结合北平贸易情形,采取的最简陋的兑换方式,解决了商人们的后顾之忧,也就是信任的问题。

    粮票事宜,朱高炽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人们没有了问题,很快达成一致,日后采用粮票结算方式。

    钱柜设在北平府,取名粮票银行,暂时试推行一千石粮票,一百石粮票,十石粮票,对应五百两,五十两,五两。

    根据这个制度,中华重工内部进行了改革。

    成立了银仓,粮仓。

    内部之间的运转,各厂全部使用粮票代替,例如焦炭炼制厂,收支一万两铜钱白银进入银仓,由粮票银行兑换两万石粮票。

    最后递交给总部账房的,是结余下来的粮票。

    北平府车站,一口气下发了价值十万石的粮票,也就是价值五万两银子的粮票。

    十万石的粮票结算出去,要收到十万石的粮食,或者等价的白银。

    这种结算方式,要对账房进行大改革。

    而中华重工常年招收识字且能算账的人才,为此打下了根基,提供了足够的人才。

    原来的账房改名为财务司,各厂各车站由财务司进行整改,设立财物部和财物室三级制度。

    财务司司长一名,副司长三名,下设出纳部,稽核部,核算部,归纳部,预算控制部。

    在各厂原来的账房,施行支入存分离,健全财政制度,统一总厂和分厂财政管理秩序。

    粮票银行设行长一名,副行长一名,和中华重工财物司深化合作,互相交叉监督管理。

    根据这次改革,也优化了各厂。

    焦炭炼制厂,铁厂,蒸汽机工厂,大兴农具厂等,定位一级工厂,铁轨厂,化肥厂,玻璃厂等工厂,定位二级工厂,地方上的农具厂等,定位三级工厂。

    统一了级别,定下十八级。

    从周世丰三级,徐宁定五级,万三定六级,王仁定八级……到新杂工十八级。

    整个中华重工,有了明确的职位等级划分。

    各分厂的厂长等级也有了区别,谁的等级高一目了然,打通了上升渠道。

    中华重工的银仓,粮仓,建立了护厂队,朱高炽任命了自己的侍卫统领,也就是李彪兼任护厂队队长。

    护厂队人员五百人,从卫所中招募军户,从王府要了侍卫编制,给了五个百户名额。

    李彪因此也被升为副千户。

    既然提拔了李彪,朱棣也痛快的松口,朱能也从副千户提拔为了千户。

    刚好。

    金州中左所的赏赐也下来了,朱元璋同意了朱棣的奏疏,任命孙岩为金州卫指挥使。

    “以前扩充卫所到北境,地方官府都会上疏困难,没想到老四会主动要求。”

    朱元璋放下手里的奏疏,忍不住笑道。

    蒋献一言不发。

    圣人不需要他说话。

    朱元璋更加的苍老了,头上的白发丛生,比两年前变化很大,眼神也浑浊了不少。

    但是精神气还是那么足,看上去仿佛在和什么较劲一样。

    “北地多年来迁移卫所扩疆,可惜受困于生产,是叫生产力吧。”朱元璋想了想,记忆越来越不好。

    “生产力,一到一百,真敢说呀。”朱元璋叹息了一声。

    眼神中有些期盼,又有些怀疑。

    他这一辈子,什么事物没有见过,天下事都在他的脑海里,可偏偏北平的密疏常常引起他的自我怀疑。

    “老四的这个儿子,真是能打压别人的自信,难怪老四经常抱怨。”朱元璋突然笑道,“这样可不行,哪里像是当父亲的。”

    喃喃自语后,朱元璋看向蒋献。

    “你说说看,锦衣卫在王府的人地位很高,多年下-->>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