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发雷霆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释去,不过是怕影响了自己的成绩,而且也是对工人的不在乎。”朱高炽指出了关键。

    “如果在乎工人,就不敢耽误工衣的事情。”

    朱高炽越说越愤怒。

    在他看来,这件事一点也不轻。

    和官府不做事一样的性质,也就是还没有发生滥竽充数之事,但如此发展下去也不远了。

    例如万历皇帝的外祖父,用劣质棉花制作军服发给边境军队。

    如果不重视工人,那就和万历皇帝外祖父不在乎军人没有区别,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掌柜们为了自己的成绩,下意识避开制作新工衣,万历皇帝的外祖父,为了自己的利益,以次充好制作劣质军服。

    如果不制止这股风气,要不了几年,当下中华重工的企业文化也为沦为此地步。

    因为随着中华重工的地位越来越高,那么原本地位低下,和白身一样的管理层,很容易被权利腐化。

    “是我们做错了,绝对引以为鉴,下次不敢再犯。”周世丰第一次见小王爷如此发怒,吓得不敢再躲避。

    众人也没有想到,会引来小王爷的震怒,如果知道的话,哪里敢耽误,各个后悔不已。

    这件事谁都能找借口,不是自己分内之事。

    而朱高炽认为,以中华重工的扩张速度,以及属于草创阶段,太过细致的权利分属,不但不是好事,反而会拖累发展。

    那么就需要管理层勇于任事,不推卸责任,像工衣的事,但凡有一个人放在心上,就不会发生今日之事。

    “以后不只是这件事不允许发生,而是不允许诞生这种风气,谁要是慢怠,谁就一滑到底,重新回炉去当工人,去车间接受改造,让勇于任事的人上来。”

    众人纷纷开口保证。

    小王爷为了工衣发怒,谁还敢疏忽,工衣的事情,立马成为了重中之重。

    很快,为工厂制作工服的作坊,十几位小掌柜来回跑,忙的满头大汗。

    既要美观简约大气,又要成本低廉,主要是时间还短,让这些作坊主很是劳累了一番。

    夏装工服的模板被敲定下来。

    褊巾,白色短褂,黑色单裤,黑布鞋,半袜,穿戴后又工整又爽朗。

    褊巾是明代男子戴的便帽,复的唐巾汉巾款式。

    短褂就是短袖,单裤是单层的裤子,《醒世姻缘》一书中,明代人穿的单裤,和后世的长裤一样。

    普通百姓多穿自己编织的草鞋,也有自家纳的布鞋,工厂定制的黑布鞋,无论用料还是做工,比自家做的要精细。

    每名工人两套,女工多一双半袜,也就是袜子,自古就有,大多数的款式是无底高筒,其上达与膝。

    这种高筒袜,在西方是贵族女才穿得起,而明朝寻常富农家就有,是生产力差别的体现。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古代的儒家文化逐渐扭曲,社会对妇女的打压也逐渐陷入高峰,有了缠足的风气。

    半袜在缠足妇女中使用开来。

    工厂定制的半袜,低筒有底,至脚踝处,即让女工保留了美感,又不至于过分保守。

    工厂的车间环境,以及工程队的施工环境,工服不光穿起来具备美感,主要令人们舒适,工作起来也方便,很快就获得了欢迎。

    北平和应天府不同。

    应天府的经济发达,街面上有些许成衣店,而北平的街面,主要是订做,或者市民买布回家自己缝制。

    如果是农村百姓,不少是用自家的麻面纺粗布,用来制作粗衣粗布,也就是自给自足。

    不过后者的生产模式,会随着衣服价格的降低,社会分工的明细,百姓们会主动淘汰。

    面对中华重工长期的订单,北平原本的几家铺子扩大了生产。

    少则雇佣两三户,多则雇佣七八户,甚至十几户,开始诞生小作坊模式。

    制作帽子的,制作成衣的,制作鞋子的。

    外柜的管事有人提交了报告,想要建立制衣厂,这项建议-->>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