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一百八十章 收拢各卫军心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中不敢提,也无法避开的真相:“而宗室力量薄弱的大秦、大隋这样的大一统王朝全部二世而亡,这就是皇爷爷的想法!”

    大明军制依托藩王,建立数道防线。

    越是外层的防线,藩王的实力越大,正因为有晋王,燕王这样年长的儿子,朱元璋才在应天府睡得安心。

    也给了朱元璋发动“李善长案”、“蓝玉案”等大案的底气。

    而此战略也没有让朱元璋失望。

    大明在长城外,拓地数千里,先后建立了陕西行都司,北平行都司,辽东都司,乌斯藏都司。

    西藩,草原腹地,东北奴儿干,皆控制在大明手中。

    残元势力只能逃遁远方,别说长城,就是草原腹地都不敢靠近,正是藩王拓疆的优势。

    北境人口增长迅猛,田亩开拓顺利,不但能供应大军长远作战,还能保持国力发展,正是建立在境内无敌骚扰,国强民安的局面上。

    如果地方不稳,对地方的生产是很大的破坏。

    例如辽东,如此肥沃的土地,因为外部环境不稳,终明一朝也才达到四百万人。

    而且在明末清初,除了十余万包衣被下令入关外,另外四百万人消失在史料中,只遗下零星的资料。

    后世学者还要从朝鲜的史书中去寻找踪迹,证明了这个群体曾经存在过。

    无论未来如何,至少在现阶段,藩王制对明初立下了大功。

    “亲王戍边是我朝行之有效的国策。”朱高炽向卫所的指挥使,以及长史府官员们强调。

    争夺人心。

    说服人们不要再犹豫。

    燕王本就获得了北平军权,是朱元璋亲自下旨的,可人们因为顾虑朝堂,不少人始终怀有疑虑。

    不只是人们在摇摆,就连朱棣自己都不敢行事自己的权利。

    可能是顾忌会引起朱元璋的不满,也可能是顾忌朝臣们的势力。

    朝臣们前赴后继,能十年如一日,谁都不敢无视。

    “无论是在大漠还是辽东,西川还是云南,云南还是交阯,我大明亲王的护卫军们旌旗所指,所向披靡。”

    “为什么官员们敌视亲王,因为他们无法掣肘。”

    “他们连武勋坐大都无法容忍,更何况宗室亲王。”

    “而藩王守边,是皇爷爷亲自制定的国策,谁都无法改变,谁违反皇爷爷定下的旨意,谁就是奸人!”

    朱高炽义正言辞的说道。

    人们神情各异,也终于引发了交谈声,开始有些喧哗。

    藩王守疆好不好。

    朱高炽不在乎,他现在是宗室,这才是他在乎的,至于未来,那等未来立场变了再说。

    人总不能昧着自己的屁股说话。

    就像后世,他绝对不会为996,007的资本家说话,而那些不顾自己屁股的理中客,看上去很聪明,其实傻的一批。

    ……

    北平布政司。

    郑云承忧心忡忡,他认为燕王和别的藩王不同,不夸张的说,具有明君的潜质。

    前些时日登门拜访王府,燕王如他所料知进退,因此两人的交谈很愉悦。

    直到王府的大公子出手。

    大公子和燕王不和之事,北平传的沸沸扬扬,也令他暗中咋舌。

    果然。

    前几日,王府下令,召集北平诸卫指挥使,郑云承立马感觉不好,肯定是大公子出幺蛾子。

    “藩台。”

    苏观在门外求见。

    “是苏观啊。”郑云承露出笑容。

    苏观小心翼翼的说道:“北平都司以公务在身推辞了拜帖。”

    北平都司对各卫有管理权,布政使想要拉拢北平都司,联手阻击王府行事。

    而北平都司对此事采取回避,苏观不得不担心布政使拿他出气。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