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谁知道会出朱允炆这种货色,当皇太孙的时候,乖顺的很,一切听皇爷爷的,结果一上台立马露出真面目,全面否决朱元璋的政策。
而且削藩之狠,历史无出其右。
总之,朱允炆的削藩之策,以及朱棣造反胜利,都超过了人们的意料。
姚广孝和金忠目前可没有要造反的心思,想的是在圣人藩王之策下,扩充王府权势而已。
看上去朱高炽和二人是一个想法,实际上朱高炽想要的更多。
“丘福索要的支援,就交给金右使,金右使要过照顾金州中左所。”朱高炽交代道。
丘福的能力,加上金忠的能力,两位永乐朝的名臣名将,这么高的配置,朱高炽赌了。
赌这两人联手,能平息倭寇。
不久。
王府调集了一批兵器,盾牌,火器,马匹,布匹,以及五千石粮食大豆运去了金州。
北平的积蓄是北平的,不是王府的。
但是王府有插手权。
这个插手权从大到小,又经过蓝玉大案,从小变大,可权利无论大小,王府的收入是另外的。
所以北平各仓虽满,却不属于王府,燕王府也只养得起数百侍卫而已。
燕山三护卫属于王府的护卫军,开支来自于卫所屯田自给自足,以及打仗胜利后,朝廷下发的赏赐和抚恤。
从那日起,小王爷的禁足令就失效了,没人会不开眼的向王爷告状,指责小王爷违令离开王府。
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小王爷可以和王爷分庭抗礼,虽然这个权利,是王爷默认的,更可见王爷对小王爷的厚爱。
焦炭炼制厂的高地。
在密云铁厂下的订单,用九炼铁打造的部件,通过铁道运输到北平城郊区的大兴县。
工程队有丰富的建筑经验,通过工匠们的摸索,搭建了一个梯形钢架,然后把大铁罐吊到铁架上固定。
搭建了一座五十余米高的铁架,铁架上有个大水箱。在很远的地方,人们就能望见高大的水塔。
水箱顶部有个进水管,底部有个出水管。
旁边有一台数人高的蒸汽机,把河水抽入到水箱,通过顶部的进水管进入水箱。
水管没有使用竹管等材料,因为密云铁矿和密云铁厂提供了廉价的铁料,所以采用了铁管。
在地面上通过分水部件,又连接了七条水管,然后继续分离,每座焦炉都有一条专供的水管。
水管安置在焦窑顶端,开了十余小孔,通过阀门进水时,从小孔流出水流,撒入到焦炉中降温。
在需要的地方,在终端连接皮管,也就是羊皮等皮制作成的皮管,类似水囊,可以灵活方向。
没有橡胶,已经是工匠们想到的最好解决方法。
橡胶在美洲,十八世纪初期被法国人带回西方。
在十九世纪初,西方纳入到工业应用之中,最开始的功效是当做防水布。
在十九世纪末期,发明了充气轮胎。
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也因为后世的惯性,人们常把后世生活常见的橡胶印象,带入到第一次工业革命。
什么瓦特蒸汽机离不开橡胶,气密性离不开橡胶,活塞离不开橡胶等等,都是错误的认知。
瓦特蒸汽机里的活塞是铁制部件,用生铁制造,跟橡胶没有关系。
水箱在焦炭炼制厂起到的功效,获得了其余车间的认同,很快流传开来,各个车间开始采用水箱。
这就是工厂的优越性,可以付出一定的代价,接受效率更高的新技术。
根据中华重工的计划,密云铁厂要分割,以后成为专门生产铁料的铁厂。
各个车间都被外柜的管事们盯上了。
工程队重新忙碌了起来。
外柜的管事李齐,交付了外柜的差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