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十六章 家里有小人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家庭做出的家常菜。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以后,百废待兴,禁止一切奢华。

    饮食生活也不例外。

    这位出身农家,又当过游方僧人的明太祖,时常想到的是幼时生活的艰辛,深知百姓的不容易。

    坐上皇帝的宝座后,身体力行,崇尚朴素,饮食不过是“常供”,即家常菜肴,并无珍异美食。

    主菜必有一道豆腐,以示不敢奢侈。

    皇帝都是如此,地方上的官员才不敢过分。

    越是靠近应天府的官员,宴请越是节俭。

    想到了香料,朱高炽思绪又开始飘散。

    香料的原产地在巴亚巴,皮马岛等地,位于南海的下边,赤道的南方。

    “这可是海贸的利器,自己不能忘了。”

    朱高炽暗暗想到。

    整個东南亚,拿得出手的也就是香料,利益最丰厚规模最大,其余的才是象牙等物。

    但是不论哪种,都属于原料,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大明可不同。

    优越生产力下的轻工业商品,在当下的时代,是真正的垄断地位。

    大明才是甲方爸爸。

    无论是阿拉伯还是西方各国,任谁掌握了商道,还是得主动把银子送来中国,让中国挣大头。

    不过现在还不能和朱元璋对着干。

    大明百废待兴,以农为主,提高粮食产量,稳定社会,促进人口,才是目前最重要的。

    “玉英带着妹妹们离开,老二老三也出去,老大留下来。”

    不久。

    丫鬟们撤走了桌子,燕王妃吩咐。

    朱高煦拉着流鼻涕的朱高燧,痛快的离开。

    人小鬼大。

    现在的朱高煦,已经知道他最大的对手是大哥。

    不过他现在还不像日后,那时看重的是大哥的位置,现在的他,想的更多的是,从大哥手里获得父母更多的关爱。

    大姐朱玉英,临走的时候,关心的看了眼大弟弟,给了他个眼神,让他不要顶撞母亲。

    朱高炽等姐妹弟弟们离开,连忙解释。

    “上半晌诚叔叫咱,咱才耽误了去学堂。”

    燕王妃静静的看着朱高炽。

    这个理由说服不了她。

    “老大。”

    “为娘还是以前那句话,你是当大哥的,要为弟弟们带好头。”

    朱高炽是她的大儿子。

    未来燕王府的继承人,于情于理,燕王妃对老大要求高一些,避免他走上歪路。

    什么才不是歪路?

    好好读书,勤练武艺。

    哪怕老大要搞劳什子工业,虽然解释过一回,但那也不能懈怠了正道。

    正道才是人心所向。

    朱高炽露出苦笑。

    读书?

    他是不成的。

    三观成熟的不能再成熟,如何又回头学习道学,静不下心来啊。

    不是道学不好。

    道学虽然有缺点,但也有很多的优点,值得人学习。

    但是让他以道学为主,就不行了。

    朱高炽脑子里装的东西太多,填不进去太多东西。

    读书需要静心,十分精力的投入。

    连心都静不下来,怎么可能读好书呢。

    听到先生背书,他就无聊的犯困。

    练武艺?

    有大明战神在旁边,自己就是练断了腿,也比不上人家的天赋啊。

    要知道未来的永乐大帝,有没有想过把家业传给朱高煦呢。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