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少爷我这是头等舱,犯不着跟这帮人挤,一会儿去叫个车,咱们直接去租界的酒店.要不是老头子非让我回来待2年,我才不来这破地方。”
黄国兴依然是满脸的嫌弃,还在碎碎叨叨地表达着自己的不满。
他现在的身份属于美国华侨,父亲那辈就到大洋彼岸打拼了,凭借着华人独有的勤劳和精明的商业头脑,虽然始终是二等公民,但经过十几年的奋斗,也打下了一片不小的家业。
黄国兴是家中幼子,上面还有三个姐姐,在家中那是最受人宠爱的主,可以说是含着蜜罐长大的,这般情况下,不长歪了都怪,何况还是美国那个花花世界。
他今年刚满22,每天跟着洋小子厮混,全然没把自己当成一个中国人,直到年前,带回家个大洋马,终于让家里的老头子忍无可忍,一气之下,将他赶出家门,让他必须回中国念两年书,不然等他死了,一分钱都不给他留。
黄国兴无奈,这个世道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只能按照老头子的要求,回到了这个陌生的祖国。
反正他一向乐观。
无所谓,就当在这边玩两年,奶油包吃多了,体验体验小馒头,也是不错的。
果然,他就不是个好种。
老头子让他回来读书,他下船之后,直接在酒店包了个房间,然后金钱开路,在学校里挂了个名字,而且基本上不去,开始在十里洋场流连忘返。
不过好在他天性聪明,在国外也算见多识广,出入的都是高端场所,知道什么东西该碰什么东西不该碰,倒是也没染上什么坏毛病。
每天过着既充实而又无聊的生活。
纸醉金迷啊。
直到有一天.
话说黄国兴回国的时候是1935年初,这时候,国内的时局已经很动荡了,日军已经侵占东北,并且时不时得在华北地区挑衅,即便是果党的高层也心里明镜,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于是这一年,鉴于日军武装力量的强大或者也为了更好的统御内部,果党政府决定成立航空委员会购买或制造飞机,蒋志清自任会长,亲信周至柔任主任管具体训练,夫人宋美龄任秘书长专管购机或制机事宜。
但是由于当时果党政府财政不济,为了筹措款项,开始召集民间力量,发行了“航空奖券储蓄”,同时还开展了“义演献机”“一县义机”“献机祝寿”等活动,号召国人和海外华侨慷慨解囊,出钱出力。
这些事是近期报纸上最火的新闻,黄国兴也是看到了的,不过,他对这玩意一点也不关心。
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不如想想,今天晚上给小菊仙姑娘送个什么礼物好。
“阿生,去取钱,少爷我要买个金戒指,上次跟小菊仙姑娘刚品了花茶,感觉不错,今晚少爷我必须拿下。”
“少爷,要是买了金戒指,咱就没钱吃饭了啊。”跟班阿生一脸苦涩的劝道。
“给家里拍电报,要钱。”
“可,可老爷上次说每个月只有定数,多一分都不给。”
“笨啊,谁让你找老头子了,给我大姐发。”
“哦”
黄国兴收拾的人模狗样的出门了,不得不说,光从外貌上看,他在这个年代绝对有些bug,虽然纨绔了些,但打小也是在美国接受的精英教育,见多识广,骨子里就带着这阶段国人最缺少的自信,再加上外表挺拔,端得是仪表堂堂,很有几分翩翩公子的味道。
从金店买了一只沉溜溜地的金戒指,刚出门,就看见街面上一群年轻的男女学生,打着各种各样的横幅,喊着口号,在游行募捐。
“打倒RB帝国主义”“收复东三省失地”“航空强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黄国兴抱着肩膀站在金店门口,看起了西洋景。
“啧啧啧,阿生啊,伱瞅瞅,年纪轻轻的,不好好上学,弄这些东西干什么,国家大事是这一群年轻学生能左右的嘛!”
阿生悻悻地没敢接话,心中仿佛在说。
少爷,您也没好好上学啊.
“哎呦~~~这女学生,一个个儿,还挺好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