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机头的小金鱼图案,仿佛冥冥中吸引着她,去探究,去了解。
既然飞机已经重见天日,那么这位英雄的故事也应该被这片他所保护的土地上更多的人知道。
这一刻,于菲下定决心,她要让英雄的故事重见天日。
想要调查60多年前的事,必然是非常困难的,更别说,故事的主人公跟当今还不是一个系统的,好在于菲有着记者的身份,给了她很大的方便,可以去官方跟部队的档案馆查询,不然很多地方都得让她吃闭门羹。
但只掌握了名字,部队番号这点有限的信息,依然让她如大海捞针一般毫无收获。
她把能想的办法都想了,甚至于在网上的老兵论坛都发了帖子,虽然很多人对她的故事很感兴趣,但也都表示无奈帮不上什么忙。
中国初代空军,规模很小,最早先的一批也都牺牲的差不多了,时间又过去这么久,她很难找到有用的线索。
一连查了半个多月,就在她快要放弃的时候,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一位湾湾地区的网友通过论坛联系到了她,并给她邮寄过来一个包裹。
在网上视频的时候,那位网友告诉她:
“我爷爷当年是中央航校的教官,这里有他日记的复印件,爷爷生前从来不跟我们说这些事,是我们整理遗物的时候发现的,日记里面提到过黄国兴,爷爷说是他最优秀的学生,不知道是不是你们要找的人,我不太清楚了。”
“还有这个箱子,爷爷生前从来不让我们碰。只说是战友的遗物,有机会要交给战友的后人,现如今爷爷走了,我们也没这个能力,希望你们报社帮帮忙,也算是了却他老人家的遗愿吧。”
于菲连忙答应下来,并承诺无论找没找到,都会给这位网友个回复。没过几天,就收到了那位网友的包裹。
回到家里,她给自己冲了一杯咖啡,把箱子放到了一边,先看起了复印件。
这些内容的主人叫做李开阳,确实是当年中央航校的教官。
他的记录非常零散,并不是严格意义上来讲的日记,更像随笔一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心情好了就写上一些,心情不好能空一个多月。
而且内容驳杂,什么都有,连去舞厅跳舞能记上一笔。
也确实如那位网友所说,里面关于那位黄国兴中尉的线索很少,只有寥寥几句。
复印件看得差不多了,于菲端起咖啡,准备喝上一口,手上也跟着翻过一页,到嘴的咖啡突然间就停住了,一双眼睛徒然睁大。
画面中出现的两行字,给了她极大的震撼。
“1940年,7月24日,晴。”
“我的学生都战死了,现在轮到我这个老师上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