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听着是舒服,可时间长了,自己很容易就飘了。
孙羿把刚才拍完的镜头从头看到尾。
还真没看出啥毛病。
整体效果符合他的预期,不枉费他跟刘师兄摆了一上午的机位。
其实这段戏是非常负责的,虽然影片里呈现在观众眼中的仅仅是三个人的对话,但是在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环境下,三人的戏份,怎样拍才能让观众印象深刻,让观众引发思考,这就需要很精确的拍摄角度,以表达镜头语言。
在剧情中周讯饰演的马嘉琪是一个高位截瘫的患者,她只有脖子以上可以动。这在表演上是个挑战,在拍摄中也是个难点。所以,这场戏的调度、光位、镜头角度,甚至跟她产生关系的演员都会受到限制。
孙羿跟刘师兄商量后决定,选择一个基准点,就是以周讯的道具轮椅为基点,把它摆放在一个可以跟张毅和自己正常交流,但又不能太顺的位置,让她每次都要瞟着眼说话,视线不能完全的转向这边。
然后,镜头从周讯的位置开始找。
这样的角度和眼神,更能凸显出马嘉琪面对一队突然造访的劫匪时,毫不在意,甚至有点嘲讽的心理。
这样一来,观众的印象就会加深,并且心理冒出疑问。
为什么?
她一个弱女子凭什么毫不在意,她难道不怕吗?
然后再揭露答案,原来她已经是一位高位截瘫患者,对于生死没大所谓了,劫匪又怎么样,她恨不得早点死。
这同时也是接下来剧情中,马嘉琪一心求死的动机。
“这段没问题,接下来拍我跟毅哥互相上药的戏份。”
这段情节算是片里的搞笑担当,最初张毅接到孙羿的邀请说是要出演一个偏喜剧类的角色时,还很为难,有心拒绝。原因是他真没演过喜剧,根本不会演,拍耽误孙羿的事。
说起喜剧,大多数人的印象里都觉得这就是逗人一乐,上不得台面的东西,而且很多知名影视奖项也对喜剧不待见,认为喜剧表演是下里巴人自娱自乐的东西,上不得电影艺术,阳春白雪的高雅之堂。
但是,对于一名演员来说,想要演好喜剧往往更难。
喜剧对于观众来讲,是最直观的表演形式。演的出彩,观众就会捧腹大笑,演的不好,观众就会莫名其妙。
演员在把握喜剧表演的时候,台词,语音,语调,包括脸上的表情和肢体上的动作都要相得益彰,但凡有一处失误,你整个包袱的效果都会大打折扣,严重点就直接失败了,一点效果都没有。观众看了反而会觉得非常尴尬,甚至会有一种看煞比的感觉。
张毅就有这个担心。
但是孙羿偏偏不认可他这个想法,孙羿可是知道张毅后世的实力的,张毅的喜剧天赋完全是还没有被挖掘出来的状态。
后世无论是《鸡毛飞上天》中的陈江河,还是《追凶者也》里的五星杀手,都颇具喜剧元素,而且张毅演绎的很好,由此可见,张毅是很有喜剧天赋的,只不过暂时是被埋没的状态。
这次,孙羿就准备给他打开喜剧的大门。
“你做啥子。”
“拔钉子。”
张毅的表情夸张但并不做作。
“啊又做啥子。”
孙羿疼的咬牙切齿。
“上药。”
张毅颤颤巍巍的回复。
“倒的啥子药。”
“红花油。”
两人配合默契,很快就碰撞出了化学反应,再加上搞笑的方言效果,有的剧组人员都没忍住,站在片场角落就“鹅”“鹅”的乐了出来。
三人的戏份算是全片中最长的部分了,整整拍了接近两个礼拜,因为随着剧情的发展,三人每天的拍摄都要重新调整机位。
众所周知,摄影机的拍摄角度是由被摄物的视角来决定的,尤其是涉及到两组人物的镜头。
最初的剧情,眼镜跟大头这对劫匪闯入马嘉琪的家中,面对瘫痪的马嘉琪,眼镜跟大头是主导的一方。
这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