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候。
    西边的太阳还没落山,不过红彤彤的样子,就跟迫不及待回家的孩子,心早就不在这里了。
    于是少了它的关注,让晚风多了些放肆的机会。
    杨小涛开着拖拉机往一分厂赶去,身后孙国开着脱粒机跟着。
    原本村里的人要留下他们吃晚饭的,镇上的领导也让人采买了物资,说啥都要将几人留下,目的自然是将这台脱粒机留在镇上。
    没别的,这一天下来,这台脱粒机已经征服了所有人。
    只要两天,就能将一个村子搞定。
    他们镇上还有十来个村子呢。
    这种好东西见到了,必须留下啊。
    不然做梦都会后悔的!
    但老院长跟刘怀民几人心里都装着事,咬定了就要回去。
    面对一群高官,一把手也没脾气,不过好说歹说,总算是得到了准信。
    这台脱粒机,今后会给他们镇上使用。
    走了这保证,一把手自然不会多说。
    走的时候又是准备了些土特产,不等杨小涛他们拒绝,就给搬到车上。
    拒绝不得,众人只好拿着。
    车斗里,杨佑宁刘怀民几人是灰头土脸,头发上还有些麦子壳,看上去比地里的农民还邋遢。
    当然杨小涛也不见多干净,只是他年轻体力好,虽然身上脏点,但挽着裤腿的样子,更像是油画上的时代青年。
    几人在打谷场里奋斗大半天,腰酸腿疼,后背这会儿都直不起来。
    尤其是主动表现的杨佑宁跟刘怀民。
    两个家伙平常都不咋下地干活,这突然来的高强度劳动,初时还能坚持,但现在嘛,靠着车子不停的捶打着后背。
    过了兴奋劲儿,身体就很诚实的反应出来。
    相比起来,走南闯北的高玉峰显得淡定,起码体力要好许多。
    当然,身体的疲惫对他们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因为精神上的冲击就跟兴奋剂似的,刺激着他们的大脑忘记疲惫。
    “纸上来得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古之大贤,诚不欺我啊!”
    车斗里老院长掉起书袋,刘怀民跟高玉峰听了都是笑着点头。
    没别的,盖因通过这大半天的实践,他们得到的数据比杨小涛提供的要差很多。
    而这差别,可是让众人好一阵欢喜。
    原以为一小时能打一吨已经很逆天了,却没想到,这大半天下来,机器不停的状态下,众人轮流休息吃饭喝水,就是如此情形,平均下来竟然达到了一点二吨。
    比原先的计算整整多了五分之一啊!
    简直超过老院长的想象。
    “小涛,你们这太不严谨了啊!”
    “这么大的差距,说出去能一样嘛!”
    “要不是我们亲自测试了,发表出去,指不定引起多少人误会呢!”
    高玉峰抹了把额头汗水,爽朗的打趣着。
    浑然不觉脑门上多了三条黑线。
    杨小涛听了只是开车不想搭理。
    他们昨晚上那是啥情况,今天又是啥情况,能一样吗?
    今天怎么说也是全村上阵了吧,而且那机器是一分钟没闲着,要是这效率不提高才怪呢。
    杨小涛甚至在心里庆幸,这脱粒机被这群家伙往死里用,没出问题就不错了。
    若是生产时候粗制滥造,估计用到一半就得出机械问题,那才是打脸呢!
    再说了,一吨跟一点二吨也差不了多少啊。
    用得着这样吗?
    杨小涛不说话,车斗里的笑声更大了,杨佑宁也不管自己的立场了,加入到批判杨小涛不严谨的行列中。
    刘怀民则是拿着相机,一会儿说两句,一会儿问两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