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去石城,杨小涛也没少借助小薇来救人。
    可以说,小薇就相当于半个神医了。、
    “你帮我准备点水果,吃的,下午陪我去趟他家。”
    说完,杨小涛就往外走,“我先去趟钢铁厂!”
    杨小涛想了下,还是决定自己去看看,毕竟刚开始接触,自己得去鼓励下,来点鸡汤什么的。
    “不是,马上吃饭了!”
    “去钢铁厂吃就行!”
    杨小涛起身准备离开,可娄晓娥明显不乐意。
    杨小涛走了到门口也看出来了,便停下问道,“怎么,还有事?”
    娄晓娥听了用力点头,“有点!”
    “那赶紧说!”
    杨小涛催促着,娄晓娥也没客气,“那个,小雪想中午时候,跟你学一下,那个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歌!”
    “跟我学?”
    “嗯!”
    娄晓娥嗯了声,然后不说话。
    杨小涛瞬间明白啥意思。
    因为地震的缘故,这首歌在灾区内广泛流传,可也是因为地震的缘故,加上制作演唱这首歌的人都在震区,更能引起灾区人们的共情。其中意义非凡。
    因此上级领导对此十分重视,并且将这首歌也成了救灾的主题曲。
    这种情况下,歌曲自然不能随便唱了,私下里大家唱还行,但在重要场合想要唱这首歌,要是唱不好,那可就等着挨批吧!
    也正是这个原因,上次才会被徐明英留在石城,毕竟是原唱,唱的咋样,都是那个味。
    而现在,大部分地区都是通过收音机听取。
    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歌曲的创作者。
    也就是杨小涛。
    只要他说唱的好,有他背书,自然没人敢说别的。
    杨小涛对此并不是很在意,歌曲就是需要传唱的,束之高阁,只会埋没价值。
    “跟我学啥,我又不是唱歌的!”
    杨小涛没好气的说着,娄晓娥听了撅撅嘴。
    你不是唱歌的,但唱起来没别人事好吧。
    自己没点数吗?
    她可是跟小雪保证过的,一定把这事搞定的。
    可杨小涛的下一句,就让她撅起的嘴立马收回,然后变成美妙的弧度。
    “自己跟着收音机学去,这种事不要麻烦我!”
    说完,人走出办公室。
    当杨小涛开车离开大门的时候,机械厂的广播喇叭里已经传出刘丽雪的声音。
    听这歌,立马就觉察出专业广播员跟普通人的差别了。
    杨小涛没多听,因为车子已经跑出老远,身后的声音若隐若现。
    来到钢铁厂,杨小涛将车停下,径直前往联合之星研究所。
    还没进门,就听到里面传来激烈的争论。
    杨小涛便在门口站定,停了一会儿。
    “我认为还是在现有的基础上,保证重量的情况下,对硬度进行实验调整,从而达到要求。”
    杨小涛听出,这应该是徐宁的声音。
    现在如今,徐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实践,已经成为研究所技术组的副组长,一些日常研究,安仲生都会交给他。
    “老徐说的有理,我们现在没有能力短时间内研究新的合金材料,在当下修改原有合金的方法是正确的。”
    “我们可以在工艺上进行调整,像镀锡铁那样借助化学反应的方式,或者改变金属温度,这些都可以试验一下!”
    这声音是李俊明的,也是安仲生的得意弟子。
    虽然是安仲生的弟子,但李俊明在研究所里可是研发组的人,其本人在研发中也有着过人的天份。
    尤其是对材料的配比,有时候不能说误打误撞,却也能歪打正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