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涛也清楚,这种事情并不会对外宣布,要不然也不会秘密前来了。
    况且,杨小涛去了也未必管用。
    甚至面对病毒,他都得做好防护,毕竟国内也没有治疗的药物。
    不然一个不好感染了,那乐子就大了。
    这种人为合成的病毒可不是吃点药,身体强壮就能挺过去的,搞不好这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
    上次的梅花清热解毒液,也只是误打误撞凑上的,真要研究,还真不如国外那些系统化、机械化的西医。
    当然,并不是说国内就没有优势了。
    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经验,就是中医最宝贵的财富。
    比起西医头疼治头,脚痛医脚的按图索骥、重磅式的方法,中医更加注重人体的系统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治病治根,注重调养的过程。
    如今听说西医还没有拿出切实有效的方法,送到国内看看中医,也未尝不是一种方法。
    杨小涛跟王胡子交流的没一会儿,又将话题放在今天看到的反应装甲上。
    “你们这东西制造起来麻烦不?”
    “还行,原材料都是现成的,就是火药需要支援一下,再就是大规模生产的话,就得找个安全的环境,招收一批人专门负责生产惰性火药。”
    “这火药的配比不是简单的活,我这也是找了专门的人来干,要是一般人真难说。”
    “所以,您那要是有什么人才啊,帮帮忙,咱们做出来好东西,也能多合作,是吧。”
    杨小涛说着现在的情况,王胡子认真听着,并没有觉得惊奇。
    这样的东西,要是随便做出来,那才是怪事呢。
    只是杨小涛后面说的话,啥意思?
    合作?研究东西?
    也就是说,这反应装甲并不是,终点?
    认真看了眼杨小涛,脑海中浮现出老人对杨小涛的评价。
    于无声处听惊雷。
    这是一个平时不显山不漏水,甚至他不搞点事情你就会忽视的存在。
    可每次当你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他都会给你提出解决办法。
    甚至还会带来震惊的消息。
    简单一句话,当这家伙静悄悄的时候,肯定是在作妖。
    他可不敢小看这家伙。
    “好,就这么定了。”
    “这人才,别人我不敢说,在西北那里,只要你看上的,都给你送来。”
    王胡子认真说着,“不过你这反应装甲的技术,打算怎么处理?”
    杨小涛跟刘怀民对视一眼,然后笑着点头,“还能怎么处理,我们机械厂只管研究生产,需不需要还得看军方的情况。”
    “别人不管要不要,我们西北那里一定会要,最好你们派人去帮我们改造一下,让59都用上。”
    “对了,装甲车再给我们的时候,也要用上啊。”
    王胡子认真的说着。
    这样的好东西,若是碰到冲突,那就是大杀器啊。
    双方你一炮我一炮的,我能抗住,你扛不住就等着被虐吧。
    “只要军方看中了,我们就将技术交出去。这种东西,还是让国内的坦克装甲车都用上的好。”
    王胡子听了很是诧异,在他看来,这种好东西都是各个工厂的宝贝,虽然国家会根据情况进行调控,但也要考虑实际情况。
    总不能让发明创造的人饿死吧。
    只是没想到,杨小涛竟然这样说。
    不过,一旁早就洞悉杨小涛目的的刘怀民没有意外,在杨小涛搞这东西的时候,他就跟杨祐宁商量过,如何让机械厂有两条腿走路。
    先前的一条不用多说,在一机部乃至于全国,机械厂在工业建设上都算是一条大粗腿了。
    而另一条,就是军工生产。
    这种生产,并不是靠生产一两种武器来实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