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329章 出人意料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身高……一米七五到一米七八……力度很大,年龄不大……”

    血迹形态的分析,让陆川对凶手有了一个大概的猜想。

    年轻,身体条件很好,肌肉有力量,能轻而易举的控制受害人。

    两个小时后,陆川基本完成了血迹形态分析。

    QZ市刑侦支队这边的现勘人员,其实对血迹分析也算是有一手的。

    不能说多么高明,但起码是中规中矩,这边的现勘王瑞庆,陆川也是认识的,和杨森大概一个水平。

    对方根据血迹形态分析,重建的案发现场是比较准确的。

    凶手进门,施暴,劈砍等等犯罪行为重建,比较符合现场的真实情况。

    但是,在根据血迹形态特征,判断嫌疑人相关身体数据方面,就差了很多。

    血迹形态分析完成,陆川一开始制作的鞋印模型现在也基本成型,能够使用。

    很多案发现场,凶手为了迷惑警察办案,会故意穿大一号的鞋子行凶。

    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凶手穿的鞋子会小一些。

    但无论大一号还是小一号,凶手留下的足迹,其实都能够被真正的足迹专家鉴定分析出来。

    只不过,鞋子和脚大小不一,留下的足迹特征就有区别,鉴定分析的难度会比较大。

    大一号的鞋子留下的足鞋印,边缘虚化的程度要大一些,和正常的鞋印相比,有大概一到两毫米的数据差别。

    当然,这个要看鞋子到底大了多少,一般来说,大一码会有一到两毫米的过度虚化边缘。

    而小一号的鞋子,主要是通过重心的位置来确定的。

    正常人在脚上的重心是在脚掌的中心位置,足弓正常的人,脚上的重心其实是悬空的。

    但是可以通过脚掌、脚跟之间的数据进行测量。

    穿小鞋子,相比较脚后跟而言,脚趾的变形会更多。

    小鞋子会导致脚趾不自然的蜷缩,或者压迫性的变形,脚上的重心就会迁移。

    陆川现在就在测量这些数据,然后通过一定的还原,判断凶手信息。

    现场发现的女鞋脚印,QZ市刑侦支队这边已经确定是属于死者的。

    鞋号是三十八号。

    这种大小的鞋子,一般脚大一点的男性,只能勉强把脚的前半部分伸进去,而不太可能整个穿进去。

    这样的话,脚印的重心,应该在鞋跟靠前的位置。

    可是……

    陆川已经测量过两边,鞋印的重心不仅没有出现陆川事先判断的,位于鞋跟靠前一些的位置,反而出现在鞋印中间靠前的位置。

    另外,鞋印周边的的虚化数据,不是大脚穿小鞋,反而是小脚穿大鞋!

    “不对!”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