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发现那种暂时还不起眼,或者有这样那样毛病的璞玉,对他们可以适当降低一下标准,不要早早扫地出门。”
他这话其实是在给自己的‘三斋等第法’打补丁。朱琉虽然爱作妖,但洞明世事人心,知道下面人反对一项政策,又不敢明言时,就会采用过度执行的方法来制造乱局,倒逼制定者改弦更张。
朱琉来亲自坐镇把关,也是出于同样的顾虑,而不是真要发现什么璞玉……学生们都念了那么多年书了,有才华早就崭露头角了,哪有那么多遗珠之恨?
没想到一位先生还真就站起来道:“山长,晚辈这里好像就有一块璞玉。”
之前就说过,秀才不管多大年纪,都得在举人面前自称晚辈。
“你是说那个叫苏录的?”钱怀仁脱口道。
“那个小子的卷子呀。”其他的先生也抬起头来,显然已经传阅过那份试卷了。
“苏录?”朱琉轻抚一下额头道:“我记得这孩子,最后一名考进来的嘛。张榜时,他的名字还被挤掉了,害得祝先生又跑了一趟。”
“是。”当时那位张榜的祝先生笑道:“我前几天看到,几个月风吹雨打下来,红榜上别的名字都已经不见了。只有他的名字,还在书院的墙上呢。”
推荐苏录卷子的,也正是这位祝先生……
“这小子的文章,竟然引起你们这么大的兴趣?”朱琉被勾起了好奇心,问钱怀仁道:“却又为何不拿给我看呢?”
ps.一个好消息,我们终于在上架前一天,登顶新书榜了。一个坏消息,现在如果发两章字数就超20万,直接下榜了……
所以跟大家讨个商量,下一章咱们晚点发,好歹让和尚当一天榜首过过瘾哈。
所以今晚0点上架,零点前发最后一章公众版,紧接着上架四更。五更连看,还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