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三十八章 成了!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子的年纪,这下都来了兴趣。

    ~~

    正月初一清早,族人再次齐聚落谱,然后一起回到祠堂,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发红包。

    散了之后,再跟着大伯和父亲串串门,去给那些外姓街坊拜个年,回到家时已经傍晌了。

    “走了走了。”苏有才便迫不及待地催促儿子们。

    “吃了饭再走吧?”大伯娘从伙房里探出头来。

    “不了不了,我们赶时间。”爷仨便一溜烟儿下楼去了。

    “怎么说话呢?这么见外。”大伯瞪她一眼。

    “不是你让我对他三口好点吗?”大伯娘委屈巴巴道。

    “假。”大伯无语道:“做完了装食盒里,我给他们送过去。”

    顿一下又道:“装多点。”

    “知道,夏哥儿能吃嘛。大年初一还能不让他吃饱?”大伯娘满口答应。

    “呵呵……”大伯笑笑,没跟碎嘴婆娘细说。

    ~~

    苏录爷仨心急火燎赶往何家酒坊,路上街坊们看到纷纷摇头:“这爷仨过了吧,哪有年初一上门要账的?”

    “太执着了,以后可不能欠他家钱不还,要命啊真是……”

    三人根本顾不上理会这些闲言碎语,他们现在只想去看发酵缸。

    苏泰一边甩开大步,一边说道:“甜醪只会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出现,要是置之不理,很快就会甜味消失,酒味变重。”

    “嗯嗯,这么神奇?”苏有才是一天酒坊都没进过,自然啥也不懂。

    苏录却能用他浅薄的化学知识,简单理解这个过程——酿酒就是一个由淀粉产生糖,再由糖转化为酒精的过程。

    所谓甜醪,应该就是第一步的产物。此时,酒曲中的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糖。糖类还没来得及转化为酒精,所以才会有甜味,而没有酒味。

    但若继续放置,酵母会持续将糖分转化为酒精,导致甜味消失、酒味变重……当然这都是他瞎寻思的,谁知道到底对不对。

    爷仨来到何家院子,小寡妇三人也早就在酒坊翘首以待了。何田田双手扒着粗陶大缸,满脸紧张地注视着苏泰,缓缓揭开盖在瓮口的纱布,一股子清甜味道便扑面而来。

    众人脑袋围成一圈看向缸内,只见原本的高粱糊糊上,多了一层厚厚的黏稠乳白浆。

    苏泰舀出一瓢白浆,用纱布裹住,压滤取汁,便得到了一碗半清半浊的甜醪。

    “尝尝看。”他下意识先递给了苏录。

    苏录呷一口,登时眼前一亮道:“好甜啊!”

    说罢递给老爹,苏有才接过来一尝,便即兴赋诗大赞道:

    “红粱酿得玉浆稠,蜜意融喉解君忧。

    稚子束脩凭此出,新瓮排开旧债休!”

    “好诗好诗!”苏泰苏录赶忙鼓掌,就喜欢老爹这种随时随地赋诗的才情。

    要不是因为犯老爹的讳,苏录一定会高喊:“有才有才,你真有才!”

    就连何程氏也听得入迷,定定看着苏有才细品良久,又盈盈下拜道:“苏二哥真是古道热肠,妾身承你吉言了。”

    她为的是最后一句‘新瓮排开旧债休’,苏有才指的自然是她家的旧债。

    “哈哈,我也就是做首诗给大家鼓鼓劲,真想‘旧债休’,还得靠这个。”苏有才说着将粗瓷碗又递给了小田田。

    “田田尝尝甜不甜?”

    “真甜。”何田田尝了尝,一双好看的眼睛弯成了月牙儿,双手高高捧给母亲。“娘也尝尝。”

    小寡妇微微蹙眉,这碗多少人喝过了?但这个时候她也不好拒绝,便接过来转了一圈,浅尝了一口。

    “确实很甜。”她柳眉不由舒展,细品道:“入口时是饱满的清甜,甜得直接却不腻人,像含了一口蜜水,又带着点微酸。顺着喉咙滑下时,舌尖还能捕捉到一丝的米香。”

    “老板娘好厉害的舌头啊。”苏录咋舌道:“我就光喝着很甜然后带点酸。”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