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1077章 旧人重逢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悄然进入幽州地界。

        在那相传是一处远古战场遗址的逐鹿郡,一个叫甲马营的地方,有座瀍河桥。

        一位村妇,走出一条铜驼巷,挑着担子过桥。

        担子两头各挑着只竹篮,篮子里边坐着俩孩子。

        姜休微笑道:“这是挑着俩祖宗呢。”

        幽州偏远地界,一处名为注虚观的小道观。

        门外不宽的街道上,在那街角处支起一个书摊子,既有江湖演义小说,也有小人书、连环画,只租不卖,花一颗铜钱,就可以看一本书。

        高高低低的板凳,坐了些穿开裆裤的稚童,也有几个游手好闲的青年无赖,在那儿一边翻书一边聊些荤话。

        摊主是个面容白皙的年轻道士,浓眉大眼,身材健硕,名叫毛锥,暂无道号。

        注虚观是小县城里边的小道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毛锥是那座小道观的典造,也就是管伙食的。

        可好歹是个清流入品的道官。走在路上,被人称呼,是可以有个“老爷”后缀的。

        而他的师父,更是道观的知客道士,地位仅次于观主和监院,第三把交椅。

        年轻道官在这边摆书摊,其实也挣不了几个钱,年少时就当那跑山人,入山采药,抓蜈蚣,编织蟋蟀笼,什么挣钱活计都肯做。

        照理说,又是个道官,相貌也不差,不至于打光棍才对,可问题在于,街坊邻居,都说这个姓毛的典造老爷,好像有点脑子拎不清。经常愣愣发呆,或是吃着饭,一下子就会满脸泪水,问题是也没个哭声。久而久之,也就没谁敢提亲了。不然有度牒的道官老爷,哪个不是香饽饽。

        毛锥手掌摊放着一油纸包的酱肉,里边放了七八蒜瓣,正在细嚼慢咽。

        街上来了一位青年道士,头戴硬沿圆帽的混元巾,露出发髻,以一支黄杨木簪横贯之。

        外乡道士停下脚步,抬头看着小道观的匾额,微笑道:“好个挹盈注虚,取有余以补不足。”

        持盈之道,挹而损之,方可免于亢龙之悔,乾坤之愆。

        青年道士转头笑望向那个毛锥。

        大州小国,大郡小县,小小道观,却是一位大修士。

        不是“却有”,而是“却是”。

        因为道观众人,与道观本身,就是这位道士所化。

        毛锥转头望向那位  叹了口气,“收摊了。”

        孩子们立马不乐意了,毛锥只得说道:“下次每人看三本书,都不收钱。”

        反正也没有什么下次了。

        孩子们欢天喜地,一哄而散。

        至于那几个青壮,也没计较什么,拗着性子,骂骂咧咧几句也就走了,主要是觉得那个外乡道士,不像是个善茬。

        青年道士笑道:“费了老大劲,才找到这里。难怪陆掌教找不到你。”

        毛锥说道:“他不是找不到我,是暂时不需要找我。”

        青年道士笑道:“反正一样,都是贫道先到一步。”

        “青神王朝护不住你的,姚清顾虑太多,境界也差了点意思,所以就与贫道打了声招呼。”

        “贫道的地肺山,大阵一开,你再往华阳宫老祖洞一躲,护住你百年光阴,想来问题不大。反正开启山门大阵的一切花费,贫道都可以与青神王朝报销。”

        毛锥冷笑道:“你就不担心下一刻,他就在眼前了?”

        “一来贫道的阵法造诣,与遮蔽天机的手段,都不算太差。”

        青年道士走到摊子那边,挑了条长凳落座,微笑道:“再者,‘明摆着’与白玉京不对付的,已经有了玄都观和岁除宫,再多出一个地肺山,也不算什么,真无敌嘛。”

        幽州某个国力底蕴不输并州青神王朝的大国,其中弘农杨氏,自古就是庙堂主心骨。而杨氏历来是华阳宫的最大香客。不单单是香火钱,地肺山的众多道官,都来自弘农杨氏。

        只要落在某个一百年内的白玉京手上,可罚可不罚的,必然重罚,可杀可不杀的,必杀。

        这些其实都没什么,反正谁都清-->>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