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1061章 吾为东道主(七)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陈平安笑问道:“关于那颗金丹的旧主人,青同道友,总能说上一说吧?”

        青同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酝酿措辞,拣选一些能说的老黄历,缓缓道:“这位道友,真身是天地间的第一只仙鹤,据说还是一位只差半步的十四境大修士,陨落之前,准确说来,是在闭关之前,走了一趟碧霄洞落宝滩,闭关失败后,便留下了一颗完整金丹,老观主就像是在代为保管。”

        这是青同看在“郑先生”的份上,才愿意多说一些花钱都买不来的内幕。

        陈平安纠正道:“说是‘看管’,可能更准确些。”

        因为这颗远古遗留金丹,并不在老观主手上,而是位于云窟福地的黄鹤矶崖壁间,与一座观道观隔着半洲山河,离得很远了。

        而这颗金丹,完全可以视为一件仙兵品秩的山上重宝,并且能算是仙兵中,又属于极为珍稀的那一类,

        就像陈平安当年得自蛟龙沟的法袍金醴,在半仙兵当中,又是出类拔萃的,还有陈平安那把后来借给隋右边的痴心剑,在法宝当中,就显得极为“鹤立鸡群”。

        根源就在于“生长”二字。

        能够不断锤炼,继而提升品秩。如人之修道,依次破境。

        想到这里,陈平安突然说道:“好像‘长生’二字,颠倒顺序,就是‘生长’。”

        只是青同现在最头疼这些空话大话,想吧,注定琢磨不出个所以然,不去想吧,又好像会错过什么。

        修士金丹的品秩高低,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一位地仙的大道成就。

        与老百姓所谓的三岁看老是差不多的道理。

        当然并不绝对,特例总是有的,但是常理之所以是常理,无非就是在于难有例外。

        就像陈平安自己,之前一直不被看好,就在于本命瓷破碎,“早早被看死”了。

        之后却又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陈平安问道:“为何姜尚真会与倪元簪‘借剑’?”

        在云窟福地,姜尚真曾经说过一句“我今欲借先生剑,天黑地暗一吐光”,只是倪元簪矢口否认此事,而且神色不似作伪。

        按照姜尚真的说法,当年他之所以会去藕花福地虚耗光阴一甲子,就是打算帮助陆舫跻身甲子一评的天下十人之列,最好是名次靠前,然后就可以让挚友陆舫顺势取得一把趁手兵器。

        青同默然。

        此事当真说不得。

        一旦说破了天机,青同担心会老观主翻旧账,这位碧霄洞主的小心眼与不饶人,曾经是天下公认的。

        陈平安想到姜尚真评价倪元簪那句“你这个人就是剑”,忍不住笑了笑,自家周首席,就是会说话……

        青同沉默许久,估计是也担心被身边这位记仇,试探性道:“稍后见着了卢生,你自己问问看?”

        陈平安说道:“有什么难猜的,倪元簪在藕花福地,其实就可以视为半个练气士了,开辟出一条崭新道路,是‘以身炼剑’。”

        姜尚真说过,倪元簪精通三教学问,看书无数,只是被藕花福地的大道压制,使得一颗澄澈道心只是有了个雏形,最终才会被老观主“请出”福地。

        何况陆沉也曾泄露天机,说过了女冠吾洲的成道之路。

        青同佩服不已,不愧是白帝城郑居中,真敢想,真能想。难怪会纠结那个“我是不是道祖”的荒诞问题。

        青同问道:“听说喜好此道的渔翁,还有事先打窝的讲究?”

        陈平安嗯了一声,“一般是为了钓大鱼,不过在湍流急水里边打窝,其实也没有问题,找堆石头就行了,都能聚鱼。”

        青同试探性问道:“这个说法,有无深意?”

        陈平安说道:“对你来说,没有深意。如果换成陆沉、倪元簪听了,估计就会心有戚戚然。”

        青同也没有反驳什么。

        只见陈平安再次提竿散饵,然后重新抛竿入水。

        而那边吕公祠旧址的院内,刹那之间云雾升腾,三头女鬼瞬间陷入白雾茫茫中,环顾四周,伸手不见五指,抬头再看,明明尚未黄昏,却已明月当空,耳边依稀可听见更夫敲梆子、以及-->>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