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了,你也知道那个人的臭脾气,他非休了我不可,我才不会那么傻,再说,我腹中有孩儿,随便杀人,会给孩子们平添罪孽,我只是劝说大郎,现在不要做得太明目张胆了,以为在洛阳就可以带那女人招摇过市,等以后他若真的登了基,或许就有办法了。”
如诗倒是很可怜杨玉环,听明月不杀杨玉环,她便放心下来,不过明月的最后一句话她又生了好奇心,便问道:“为什么登了基就有办法了?”
“这是皇宫里的脏事,你就别问了。”
如诗就像小孩子似的,摇摇明月的胳膊,笑着央求道:“大姐,你就告诉我吧!我好奇呢!”
明月被她磨得没办法,只得笑道:“好吧!我告诉你,但你可别告诉别人。”
“放心吧!我嘴牢着呢!”
明月想了想便道:“其实我也是在一本野史笔记中看到的,书上说,隋炀帝的萧皇后被太宗皇帝从突厥接回来后,便养在宫中,太宗经常去问安,书上说那萧后虽年过半百,但依然娇媚异常、美貌绝伦,太宗早在为隋臣时便心仪于她,所谓在宫中养老,不过是掩人耳目.....”
如诗一下子掩住口,眼睛里充满了暧昧的笑意,“大姐,这不会真的吧!”
“难说,虽然是野史,但我相信它是真的,就像大郎,那杨玉环比他还大好几岁,又是做过贵妃,他不是一样迷得不行吗?”
“大姐,你不是说,把杨玉环也.....”
明月点了点头,无奈道:“那怎么办呢?只有这样子了,将来把杨太后养老在宫中,他要去探望,就随他去吧!外人也不好说什么,我是要面子之人,养在外面,我可丢不起这个人。”
两人说了几句,如诗忽然想起了正事,连忙笑道:“你看我这个记性,把正事都忘了。”
“什么事?”
“大郎说他三天后出征,想在出征之前把孩子们生日一起过了,他让我和大姐商量一下,具体该怎么过?”
“嗯!这家伙还记起自己的儿女,还算有点良心,好吧!这件事我们明天一起商量,我实在有点累了,想睡了,大郎就拜托给你了。”
如诗连忙把明月的丫鬟叫进来服侍,她惦记着给李庆安烧水,便匆匆去了。
.......
李庆安既然决定三天后出征,他便开始忙碌起来,天不亮便起身去了城外军营,天亮后没有多久,明月召集家人在客堂里开会,商量三个孩子一起过生日之事。
过生日是李庆安的说法,刚开始大家觉得怪异,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跟着一起说过生日,而且生日都不能随意改变,不过大家也知道这是权宜之计,也不计较了。
“大家听我说,我一早查了日子,明后天就是吉日,咱们就把日子定在后天,正好也是朵朵的生日,还有两天时间,大家就多多辛苦一下,按照去年的法子给孩子们过生日。”
明月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成,舞衣是第一次给女儿过生日,她也格外尽心,便笑道:“我说既然是三个孩子一起做,那咱们索性也多准备糕饼,给坊里的每家每户都送一份,就像从前在碎叶一样,大姐看这样行不行?”
明月想了想道:“可是可以,我就担心消息传出去,会有很多来送礼的大臣,这样就没意思了。”
“那就挂个牌子在门口,谢绝送礼!”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这时,一名丫鬟进来禀报道:“夫人,裴老夫人来了,在门口呢!”
裴老夫人就是明月的母亲裴夫人,明月愣了一下,母亲来做什么?她连忙吩咐丫鬟接母亲到后宅,明珠也要去,明月却拦住她,笑道:“有你的很多活干,你就留在这里。”
她又对众人道:“就按照去年的法子办,如诗去把单子找出来,大家分头去忙吧!今年尽量热闹一点。”
明月吩咐完,便搀扶着丫鬟去后宅了....
后宅里,裴夫人正喝着茶想心事,她今天有两件事来找女儿,两件都是棘手之事。
“娘,你今天怎么过来了?”
明月出现在门口,裴夫人连忙起身上去扶住女儿笑道:“我来看看你啊!眼看你要生了,我准备搬过来照顾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