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裴遵庆长叹一声,满怀失落地离去了,在他看来,这件事就此结束了,但他却不知道,这件事所引发的倒裴风潮才刚刚开始。
......
时间又过去了几天,李庆安去了几天潼关,这天下午,他刚刚返回长安,便接到咸阳方向传来消息,一支从安西来的特殊的军队抵达了咸阳,请他立刻前去处置,李庆安立刻赶赴咸阳。
很快,千余骑兵护卫着李庆安抵达了咸阳安西军大营,离安西军还有数里,只见当地民众扶老携幼向军营方向赶去,官道上行人络绎不绝,这让李庆安感到一丝惊讶,这么多民众赶去军营做什么?
“前面闪开!”
数名亲兵在前方开路,片刻,李庆安的军队便赶到了军营前,在军营前面的一片空地上,挤满了人山人海,都是当地的民众,人群喧闹欢笑,热烈异常,只见在人群围城的大圈中,有数十头大象在缓缓踱步,由象奴牵引,数十名孩童骑在大象背上,兴奋得尖声大叫。
“原来是大象!”
李庆安摇头笑道,他知道这些大象是从信德来修筑唐直道,眼看唐直道要完工了,这些大象按理应该返回信德,却跑到长安来了,这倒让他感觉有些奇怪。
李庆安到了营门旁,翻身下马进了军营,一进军营却愣住了,只见军营一角整齐地停驻着上千头大象,气势壮观,这时李嗣业迎了出来,向李庆安施礼道:“末将李嗣业参见大将军?”
李庆安用马鞭一指大象群道:“这些大象是怎么回事?”
李嗣业有些歉意地笑道:“这是修路那群大象,原本都是从信德的战像中挑选而来,我听说要送回去了,便觉得有些可惜,提议把这些战象送到中原来,接过他们真送来了,大将军,我觉得可以用这些战象组织起一支象骑兵,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李庆安走到一头战象面前,这是一头成年战象,体型庞大,两根长长的象牙,这头大象身上披挂着闪闪发光的铠甲,一名唐军弓箭手骑在战象背上,坐鞍的前后都有挡板护甲。
“大将军请看!”
李嗣业指着大象身上那具宽大的坐鞍道:“一头大象身上除了象奴外,还可以容纳两名弓箭手,当大象冲击敌阵时,弓弩手便可以在两边放箭,射杀敌军将领。”
“嗯!”李庆安仔细看了一圈,便拍了拍大象道:“可以,这支象骑兵我就交给你了。”
停一下,他又笑问道:“这就是你要我来看的特殊援军吗?”
“不!不是,它们只是大像,不是援军,真正的特殊援军在等候大将军,大将军请随我来!”
李嗣业带领着李庆安穿过了大营,向旁边另一座紧靠主营的小营盘走去,这座小营盘原本是安西军的战地医院,有数十名随军女护兵,但由于打汉中的伤兵们都安置在咸阳城内,女护兵也跟去了,这座小营盘便成了空营。
但此时军营内却驻扎了另一支特殊的军队,人数约三千人,个个骑着骆驼,身着紧身皮甲,使用短矛,这支军队竟然是大食军,而且是大食呼罗珊军,李庆安一眼便认出了呼罗珊军特有的黑鹰旗。
“怎么会是大食军?”李庆安有些奇怪地问道。
“具体情况我也不知,他们首领说一定要见到大将军。”
“去看看!”
李庆安率领众人来到了大帐前,一名大食军将领已经闻讯出来了,此人身材极高,稍微有些年长,近四十岁,他将手放在胸前,躬身给李庆安施一礼道:“在下呼罗珊军贾布尔,参见李大将军,我们奉哈里发之命前来支援安西军!”
他说得是突厥语,说得结结巴巴,但对李庆安却仿佛听见了一件荒谬绝伦之事,作战多年的老对头居然派兵来支援自己,而且只派了三千军队,这显然是一种象征性的支援,这是什么道理?
他又看了看这个贾布尔,只见他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双手递给李庆安道:“这是我们哈里发陛下给将军的一封信。”
李庆安接过信,确实是曼苏尔的亲笔信,信是用阿拉伯文所写,但下面有汉语翻译,他快速地读了一遍,曼苏尔的意思很清晰,就是希望大唐能完全开放与阿拉伯的贸易,取消一次上限不能超过千贯的限制,作为表示诚意,他也将为大唐平定安禄山的叛乱略尽绵薄之力。
李庆安点了点头,曼苏尔确实考虑得较为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