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五百一十二章 斩断后路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r>        但田乾真却明白李庆安按兵不动的原因,首先是赞普初亡,吐蕃人急于报仇,士气正旺,所以暂时不打,等吐蕃军平息下来后,内部很可能就会因为赞普亡故而造成分裂,如果当时就急于攻打,反而会使吐蕃人同仇敌忾,抛弃了他们之间的矛盾,所以李庆安一直按兵不动,这其实是一种以不动来制动的高明策略。

        其次便是李庆安在等待阿姆河河水消融,自然地将吐蕃军一分为二,这样唐军就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这也是田乾真极为赞成了策略,正因为他读懂了李庆安的策略,田乾真心中便升起一种惺惺相惜的敬佩,跟着这样的主帅,要比跟着安禄山更有前途,尽管他原本是将军,而现在只是中郎将,但田乾真并不在意,他只希望能有更多的立功机会。

        这时,田乾真再也忍不住,便低声建议道:“大将军,卑职建议在立刻怛没城搭建浮桥,在吐蕃人发现我们的策略之前,我们的先头部队能抢先渡过阿姆河。”

        李庆安回头看了他一眼,笑问道:“假如我们围城打援,等吐蕃援军北上后再摧毁他们的浮桥,断绝他们的后路,你以为此计如何?”

        田乾真为李庆安大胆的计划而感到一阵膛目结舌,但他很快便冷静下来,道:“我以为此计太过于冒险,不是太妥当。”

        “你说说看,哪里冒险了?”

        李庆安站直了身子,对所有人笑道:“大家都来听一听,集思广益嘛!”

        周围的人都围了上来,在主帅的鼓励下,田乾真胀红了脸道:“关键是我们不知道吐蕃人来多少援军,如果来一两万人,或许还能一战,如果他们来五万人以上,那么兵力对比就对我们不利了,我们分兵两路,反而容易被他们各个击破,而且吐蕃大军渡河后,便将战场北移了,同时他们也不会被河水一分两半,河水便失去阻碍作用,所以卑职以为,此计太过于冒险,大将军采用此计,弊大于利。”

        旁边的贺拔余润有些不服,手叉在胸前问道:“如果吐蕃援军只有两三万人呢,那岂不是让他们渡过河来更好?”

        田乾真摇了摇头道:“不可能才两三万人,步师城的兵力本身就有四万了,按照援军对等原则,他们至少也会派来四万以上的援军,如果只派两三万的援军来,这援军就没有意义了。”

        “你又没和吐蕃人打过仗,你怎么知道吐蕃人的习惯?”

        “好了,大家都别说了。”

        李庆安看出众将对田乾真都有些瞧不起,知道这因为田乾真是降将的缘故,他便打断了众人的话,道:“我已经接到了斥候的鸽信,尚息东赞调集五万大军北援阿缓城,已经在桥南一百三十里外,现在我担心的并不是吐蕃援军过河北上,而是步师城的吐蕃军在援军到来后开始南撤,那时我们就被动了,所以我决定,我们还是要尽快毁掉浮桥。”

        说到这,他又回头对田乾真笑道:“田将军,怛没城只有四千吐蕃驻军,我给你六千人,你给我全歼怛没城吐蕃军,从那里搭建浮桥,如果你能成功,我记你大功一件。”

        田乾真心中振奋,急忙抱拳道:“卑职遵命!”

        李庆安却没有说完,他又淡淡道:“若你失败了,我要追究你败军之罪!”

        ........

        吐蕃军连接南北的浮桥位于步师城以南三十里外的俱鲁河上,由四十艘宽边平底船组成,桥面宽阔,可同时容纳三匹战马并行,这座桥可以说是吐蕃军的生死通道,一万吐蕃军扼守桥北周围,并筑起了城堡,唐军即使用火攻,他们的弓箭也难以射到桥面,在桥南也同样有重兵把守。

        这时,守桥的大军已经接到消息,尚息东赞亲率五万援军已经在桥南面一百二十里外了,最多还有半天,前锋便可抵达桥头,尚息东赞命他们加强戒备,不准唐军毁桥。

        吐蕃军立刻四散派出去十几了巡逻队,探查周围的情况,又派了千人在桥上巡逻,防止唐军从河面上破坏桥梁。

        吐蕃军考虑得非常周详,他的预料也没有错,唐军果然是要从河面上袭击浮桥,中午时分,正是一天中河面风力最小的时刻,浮桥上游约两里外,忽然出现了两只小船,又快又稳,正迅速地向下游驶来。

        由于浮桥是建在一处水流稍微平缓之处,而这段平缓的距离并不短,足足有五六里长,而在更上游的河中却是乱石嶙峋,水流湍急,根本无法行船,很显然,这两艘船就是从上游两三里处下水。

        这一点吐蕃军也预料到了,他们在上游平缓的-->>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