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终于开了,只见从营内涌出数千士兵,前面一排士兵,手拎火把,将营门前照如白昼,黑压压的军队围城了半圆形,为首一员大将,金盔铁甲,手执长矛,冷冷地注视着他,正是他想求见不得的李庆安。
李俅愕然,半晌,他结结巴巴道:“大将军,你、你这是为何?”
李庆安长矛一指他道:“你是想来说服我,让太上皇登基,对吗?”
“大将军可能误会了,是太子年少,群臣们希望太上皇登基,暂慑皇位几年,等太子成人后,再把皇位交给他,太上皇不得已才答应。”
“住口!”
李庆安一声怒斥道:“你当我是三岁小儿吗?拿这种谎言来骗我,当初你信誓旦旦,说太上皇不会登基,这是你亲口所言,现在你们目的达到了,又想推翻誓言,我告诉你们,只要有我在,你们休想!”
说完,李庆安手一指,士兵们刷地端起了弓弩,张弓搭箭,冰冷的箭头对准了李俅和他的随从。
李俅被军队气势所震,吓得他连连后退几步,拼命摆手解释道:“大将军误会了,真的误会了,太上皇原本没有登基的念头,真的是被群臣所请....”
李庆安不听他解释,他打断李俅的话道:“我数三声,你给滚回去,否则我用你的人头向李亨回复,一!”
李俅脸色大变,他的随从也吓得向后直退。
“二!”
李俅转身便跑,向停在远处的马车奔去。
这时,李庆安又一声呵斥,“站在!”
李俅吓得站住了,一动也不敢动,只听李庆安冷冷道:“你去告诉李亨,若他敢擅自登基,我将改为支持先帝,安西军将和剑南军合兵一处,杀回长安,让他好自为之吧!”
李俅暗暗叹息一声,头也不回,便向黑暗中飞奔而去,很快便跑远了。
李庆安一直望着李俅的马车消失,这才重重哼了一声,回头令道:“传我的命令,大军立刻起营,向长安进发!”
.......
雍王府,支持李亨的几名重臣济济一堂,李亨阴沉着脸听完了李俅的报告,当他听到李庆安要转而支持先帝,顿时气得他脸色铁青,破口大骂道:“这个该死的西蛮子,当初是谁信任他?任用他的?是我,是我推荐他当了北庭节度副使,他才有今天的大权,现在他得意了,就这么忘恩负义,不知好歹的混蛋!”
旁边王珙连忙劝道:“太上皇息怒,李庆安虽然有一点实力,但我们有哥舒翰五万大军支持,还有近十万南军,数倍于他,太上皇不必惧怕,更重要是,我们朝野百名大臣的支持,宗室也支持太上皇,谅那李庆安也不敢触犯众怒,明天我们依旧按计划行事,太上皇正式登基,接受百官朝贺,生米做成熟饭,那李庆安也无可奈何。”
站在杨国忠身后的令狐飞忍不住,站出来道:“太上皇可别忘了郭子仪的五万军,他是支持圣上才进京护驾,虽然郭子仪现在没有表态,但臣以为,如果郭子仪是支持太上皇,那他今天白天就会站出来表示支持,这说明他还是偏向于太子,如果李庆安和他联手,将对我们十分不利。”
王珙有些不悦道:“李庆安占了灵州,郭子仪可能和他联手吗?”
令狐飞立刻反驳道:“难道左相国不知道吗?李庆安已经上书兵部,就他占领灵州一事做出了说明,他是担心灵州兵力空虚,被回纥军所趁,所以才暂替朔方军戍边,如果朔方军返回,他将立刻撤军回凉州,郭子仪已就李庆安的申明表示谅解,他们已经和解了,连我这个下野之人都知道,王相国堂堂的左相国,难道还不知道此事吗?”
王珙脸一红,这些天他只考虑李亨如何登基,竟不知道李庆安和郭子仪和解一事。
这时,李亨问令狐飞道:“那你说我明天该怎么办?是接受还是不接受?”
令狐飞道:“臣的意见是,明天我们再次请太上皇登基,太上皇继续拒绝,做好姿态,同时我们再扩大支持太上皇的范围,甚至可以发动长安民众情愿,如果明天郭子仪也表态支持太上皇,那我们就有二十万大军,再加上太上皇登基是众望所归,就算李庆安再强势,他也独木难撑,然后我们再进行第三次情愿,再次扩大支持的声势和规模,并让太子主动让位祖父,太上皇便可以被迫无奈而登基,这样,可堵天下人之口。”
李亨沉吟了片刻,终于点点头笑道:“令狐使君不愧是谋划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