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堡时损失过半,当时另一个小国识匿国的国王失迦延在进攻时不幸身亡,战役结束后,李隆基论功行赏,加封他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同正员,赏绢三万匹,李庆安当年也曾见过他,因为他弟弟迦蓝王一事,真檀还特地向李庆安道歉,时光一晃便六年过去了,当年的斥候校尉竟然成为安西之王,这令真檀也不胜感慨。
“殿下,护密国愿意为唐军提供一切援助,我们已决定派兵三千,协助唐军南征,只是我已年迈,只能让儿子替我为大将军效力了。”
说完,他向后一挥手,一名三十余岁的男子快步跑上前,给李庆安跪下行礼道:“护密国王子颉里匐参见赵王大将军殿下!”
“很好!很好!”
李庆安感于他们父子的诚意,对他们二人道:“你们让我感受到了护密国的诚意,我会善待那些真诚帮助唐军的国家,你们为唐军的付出,会得到加倍的补偿。”
“为大唐效力是我们的本份,不敢要殿下的补偿,这里条件艰苦,不宜扎营,请唐军随我们进塞伽审城驻扎,让我们以尽地主之谊。”
“好吧!既然护密如此诚意,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李庆安立刻吩咐左右道:“传令大军起营,赴塞伽审城驻扎。”
李庆安一声令下,唐军便浩浩荡荡地启程了,他们将在塞伽审城暂驻,等候吐火罗的战报。
.......
这次南征,李庆安分为东、中、西三线,实际上他是分为三个战场,西线的吐火罗战场,中线的信德、旁遮普战场和东线的天竺战场,事实上,天竺战场仅仅只是一次海盗式的冒险进攻,那片陌生的土地,李庆安自己也没有什么把握,所以他在和封常清分手时,便再三叮嘱他,勿贪功冒进,以保全唐军为上,他真正关心的,还是李光弼的吐火罗战役,这次战役,从怛罗斯战役结束后他便开始筹划了,一直准备了整整三年,拿下吐火罗,将大食势力赶到阿姆河以西,使碎叶和安西再无后顾之忧,这一战李庆安已经等待了三年,为了保证这次战役的成功,李庆安不敢有一丝大意,他虽然将主将之权交给了李光弼,但他并不敢完全放手,他自己的中路军则停留在护密国,这是一个极为微妙的位置,向南可直杀信德和旁遮普,同时又形成了一种从南面包抄吐火罗的姿态,李庆安在观察,如果李光弼攻打吐火罗不利,他将直接从南面进行协攻,在吐火罗战局没有明晰之前,李庆安不敢立刻进军信德,否则唐军在吐火罗一旦失利,大食很可能就会封锁他的北归之路,使他的中路军面临灭顶之灾。
就在李庆安在护密观察吐火罗战役之时,吐火罗的战役已经打响了。
三万唐军绕过了波悉山,如一支利剑直插吐火罗,第一战在解苏国打响。
解苏国也就是今天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它是俱战提南下的第一站,西突厥灭亡后,大唐于龙朔三年在这里设置了天马都督府,其都城为达利薄纥城,从大唐的法理上,它属于大唐的一个羁绊州,可事实上,这个国度早已被大食征服,天宝八年,高仙芝远征吐火罗,惨败而归。
今天,大唐的铁蹄再一次出现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三万安西唐军出现了地平线上,残阳如血,黄沙漫漫,杀气冲天。
唐军缓缓地停住了阵脚,李光弼冷冷地望着着远方的达利薄纥城,他的大军进入解苏国境内已经三天了,可至今为止,解苏国没有任何人来和他联系。
“再送一信,一个时辰内我若不见解苏国王匍匐在我面前,城毁人亡。”
.......
城头之上,数千解苏国的士兵提心吊胆地望着数里外声势浩大的唐军,不停地有人吹响号角,他们显得惊慌失措,解苏国国王斯密咄脸色惨白,望着杀气腾腾的唐军,他眼中露出了惊惧的神色,他早已方寸大乱,不知自己该怎么办才好了。
从他本意来说,他很想投降,但月氏诸国在四年前高仙芝血洗吐火罗后,便在大食的主导下达成了同盟协议,不准任何一国擅自投降唐王朝,必须协调行动,否则它就将是吐火罗的公敌,将受到严厉的制裁。
这个同盟协议对解苏国显然是不公平的,它位于吐火罗的最北方,如果大唐从北方进攻,解苏国无疑是首当其冲,它也曾提出自己的不满,但它的不满没有任何效果,很快便淹没在吐火罗诸国压力和大食帝国的愤怒之中。
然而担忧不幸成为了事实,大唐果然是从北方杀来,兵临城下。
一名唐军骑兵疾奔而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