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475章 积极盘活每一个部分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收拾合齿厂,到处头透露着历史沧桑感的大厂,季东青看着都感觉压抑。

    幼儿园,小学,医院,宿舍,电影院,应有尽有。

    季东青真的怀疑这里是一个独立的小世界,至于工厂区单调而又乏味的建筑。

    铸造车间,加工车间,装配车间,检测线,也是应有尽有。

    设备多半都是坏的,封存的篷布都风化了,看得出这玩意有年头了。

    一多半的机床需要重新修整,这倒是不难。

    最难得是铸造车间的几台炉子,季东青抓破脑袋想到一个人,通过张晓双辗转反复找到了卖给自己平台的王师傅。

    “内蒙太远了,不去了,我都退休了……”

    “王师傅,这里的炉子咱们看不懂啊,您老德高望重是不是?咱们国家就没有您不懂得设备,您看看勉为其难……”

    “那也不能去呀……我老伴带身边……一年时间不能太久……待遇跟我退休工资一样就行……”

    季东青卡里的钱真的没有了,哈尔滨工厂那边的钱季东青也调的差不多了,没办法只能和柳雨涵张口了。

    “多少?”

    “借我五十万吧,这边我盘了一家工厂,没有自己的基地不行!”

    “卡号!”

    “好嘞,够意思,还不上我以身相许!”

    “滚犊子,你的驴三件不值钱!”

    柳雨涵那边开始转款,季东青告诉陈琦峰掰着指头花,自己的钱现在太有限了,好在车辆那边的回款足够快。

    各种供应商的梳理也是一个大问题,配套性企业不是很多,绝大多数都在包头那边,陈琦峰每天脚不沾地。

    后来干脆,谷韵也被季东青折腾出去,三炮也夹着包各处晃悠,就为了寻找合适的本地供应商。

    水电这些东西并不难,内蒙古本地发电量并不贵,原有电路改造了一下就可以用。

    铸造这边是用电大户,季东青原本想要烧煤,王师傅拿出一个文件,季东青立马打消了自己的念头。

    笑话,罚一次自己三年白干了。

    “小季,这个炉子得改造一下,这是咱们国家最早的那批,硅管非常脆弱,我们国家的炉子现在已经解决了燃烧值不够的问题,就集中在硅管上面,我给你型号,你找地方买硅管,然后回来我带人改造炉子!”

    望着季东青这帮人全面工厂改造,干活这么努力,王师傅也找到了当年自己带领小徒弟们建造工厂的感觉。

    季东青单独给王师傅调了一批人,专门从事铸造这边。

    让季东青非常意外,王师傅不光懂的铸造,制造非标设备也是一把好手。

    看看现场需要什么,直接动手就能画图。

    更加让季东青刮目相看的是王师傅会用电脑,能够熟练的运用caxa。

    “苏悦,你安排一个徒弟专门负责和配合王师傅改造现场,安排人手,谁不听话直接处置!”

    “好嘞老师!”

    苏悦现在对季东青几乎是唯命是从,学校那边现在已经做好了安排,半个学期回去上课,半个学期在这边实习。

    季东青的汽车系现在就是试点教学,一半学习,一半工作。

    王师傅爱喝茶,正好谷韵和季东青那边都有,只要去王师傅那边季东青就给带一盒。

    “你看看,你拿来那么多我也喝不了,这孩子!”

    望着季东青把自己当长辈一样,王师傅也不好意思,工作起来更加的卖力。

    王萍没事的时候负责带着王师傅的老伴到市内溜达,扭扭秧歌。

    季东青那边负责组织人拆装那些机床,老设备并不难修,电控系统直接袁中非过来,再老一点的季东青直接把孙师傅调过来。

    “卧槽,这台床子跟我岁数差不多,捷克造的,我要不是用过还真的弄不了呢,特麻辣隔壁的!”

    孙师傅望着一帮老设备双眼放光,好些年没见到这么多老设备了。

    季东青总之一样,能够盘活的都给我盘活,尽量别买,老子没钱,真没钱!

    至于硅管这玩意,现在并不难买,季东青给河北那边打了电话,不到半个小时东西就在路上了。

    河南河北不说遍地炼钢也差不多,感应炉的装备不说多,给你装一台炉子都不在话下。

  -->>

返回目录